第八百三十八章 家鄉的變化挺大(第3/3頁)

這種“紅梅牌”香煙,自己離開巴蜀之時賣的是3毛6分錢一包。

火零賣3分一盒,如果是整包買的話,那就是2毛8,裏面是10盒火柴。

自己並不抽煙,但是身上揣上2包煙,會有很會很有用處的。

等會要想和生產隊的社員們搭上話,一支香煙遞過去,基本上就能打開話匣子了。

順著公路往前走了個4,5裏地。

在公路右側,出現了一條比較寬闊點的機耕道。羅旋順勢一拐,然後就來到一片黃麻地邊上。

自己之所以不選擇一出縣城,就去找那些社員聊天。

那是因為臨近縣城的生產隊,他們的經濟條件一般來說,都要好一些。

畢竟離縣城近。

社員們在房前屋後種了點瓜果蔬菜、撈一點魚蝦什麽的,拿到縣城裏面去變現,也方便很多。

所以一般臨近城關的生產隊,經濟條件多半都會好一些。

等到羅旋來到黃麻地,一群生產隊的男男女女,真用鋤頭在地裏鋤草。

“老鄉,歇會兒?”

羅旋笑著招招手,“來,抽上支煙解解乏。”

生產隊裏,能被隊長擱在和一幫子婦女幹活的漢子,多半都不是什麽壯勞力。

但一天活下來,這些男人跟那些婆娘一樣,只能掙8個工分。

幾位漢子放下鋤頭,一邊用草帽扇著風,一邊走了過來。

等到他們接過羅旋手上遞過去的煙,個個低頭一看,隨後擡頭笑了,“喲,這麽好的煙,今天又抽同志你的發財煙了啊。”

“哪有什麽發財煙、不發財的?煙酒不分家嘛。”

羅旋一屁股在田埂坐下來,“老鄉們,我想問一下,你們生產隊現在能吃得飽嗎?”

那些漢子紛紛用草帽墊著,屁股,也坐了下來,“現在都什麽年月了,有啥吃不飽的?

白米幹飯,除了過年,平時那是不敢敞開了吃。紅薯米飯,玉米碴米飯,倒還是能塞飽肚皮。”

“菜籽油呢,現在的定量標準是多少?還有豬肉呢?”

羅旋問,“你們一個月能吃幾回肉?”

“現在的菜籽油,大人每個月的供應標準是3兩8,小孩不一定,從2兩6到3兩3的都有。”

“至於說吃肉,一個月就那麽2,3回吧。”

有個漢子回道,“我們這生產隊,經濟水平不行……聽說紅星公社有一個振興大隊,那可就牛皮了!”

“我老婆有個親戚在那邊。”

“聽他們說振興大隊的社員們,一個月雞鴨鵝,那是真沒少吃。人家的豬肉供應,一個月和我們還是差不多8兩2。

只不過人家生產隊裏有肉聯廠、罐頭廠,而且他們有自己的屠宰場,天天光是豬下水,都夠他們吃的了!”

“是噻。”

另一位社員開口道,“那沒辦法,人家正興生產大隊連排水溝裏面流著的,都是豬油。”

“我們這個縣好多人家家裏,遇到有婚喪嫁娶、紅白喜事,提前就把自己家的供應肉票給賣了。”

“到時候需要辦席了,就托人到正興大隊,去搞點豬下水、豬頭肉、剔骨肉什麽的……不就靠這麽相互調劑著,才能辦得起席面嗎?”

聽到這裏,羅旋心裏還是不由一緊:榮威縣在整個巴蜀地區,經濟水平都算是不錯的了。

而其中的正興大隊、也就是自己的老家,由於養殖場多,農產品深加工企業也多。

所以正興大隊社員們的生活水平,已經遠遠超過其他的生產隊了。

可即便是如此,大家夥兒的日子,其實也談不上多富裕。

只能說是溫飽不愁,肉吃不多,但每個月多多少少有。

看來還得想辦法努力提高一下家鄉的經濟水平,讓老鄉們過得更富裕一些才行。

不過光靠一點農業養殖,農產品深加工什麽的,顯然是不行的。

至於說紅星公社的紡織機械廠、農機廠、鑄造廠這些工業企業,他們創造再多的財富,也是需要如數上交的。

能夠留在本地的財富,並不是想象的那麽多。

那就得想個辦法,再看看怎麽開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