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生物學,農學和醫學的地基(十一)(第3/5頁)

這就是好的事情。

霍去病狠狠的點點頭: “會有的!”

他挑起簾子,看向帳外的篝火,能聽到有人的嗚咽聲,估計是想起了什麽傷心事。這軍營裏的傷心事,可太多了!除了軍隊之外,天底下,還有一個群體也很激動。

在青樓裏袒胸露腹的嫖客們,聽到這段後都將自己的頭從溫軟的懷中擡了起來,呼吸都急促了幾分。

梅毒?!

聽說有的地方把楊梅瘡也叫成梅毒..

這又是楊梅又是花柳,聽上去好聽得很,但實際得了卻痛不欲生,甚至恥於求醫,求了也治不好,只能慢慢等死。

可偏偏經常在青樓妓院裏出入的男人,總是容易得上這病,防不勝防。若是這青黴素能治梅毒,恐怕有得了的嫖客會願意捧上一半家產前去求藥。

“可惜現在沒有!”

有患病的人失望之際。而陪伴在側的青樓女子,低垂下眼,掩住眼中的嘲諷與淒涼。

在某一處妓院最裏邊的暗無天日的小房間裏,有□□正得了楊梅瘡,被老鴇子扔在這裏等死。治,是不可能花錢治的。

她如同一灘爛泥一般靠在床上,嘴角慢慢的扯出點弧度。就算是現在有這藥又怎樣呢?誰會舍得將這麽珍貴的藥用在像她們一般這麽下賤的人身上?

【直到45年之後,美國才逐漸放松了對盤尼西林的管控。】

【但是,咱們那會兒可不是美國的盟友,國軍對這個卡得極嚴,因此咱們的盤尼西林非常的緊缺。我們在很多諜戰片裏面都可以看到很多優秀的地下工作者的任務就是在敵占區尋找盤尼西林並且把它穩妥的送到咱們軍隊裏面,為此甚至付出了性命的代價!】

【偉人的醫生就曾經講過這麽一個故事。】

偉人去西北坡的時候路過一個小村莊。一個母親抱著自己發高燒的女兒來請偉人隨行的醫生看病。

醫生診斷後,對那位母親說: “應該是細菌感染引起的高燒,我這裏的藥不夠,最好是盡快到山下去找醫生看看,小孩子病情發展得快,要越快越好。

那位母親一聽,抱著女兒邊哭邊點頭,立刻就準備去山下求醫。偉人卻皺起眉: 現在是晚上,山路不好走,你們等一下。

他把隨行的醫生叫到一邊: “你看現在這個情況,你帶了什麽急救的藥,先分給這個小女孩用一下子嘛。

偉人說話帶著點湖南口音。

醫生苦著臉: 咱們也只有最後一支盤尼西林了。

偉人立刻決定: “那你給她用嘛!”

醫生道: “現在盤尼西林可不好買,上次周副主席生病了他都不讓我用,說您得過肺炎,這支盤尼西林是要留給您在關鍵時刻以防萬一的!

偉人想也不想的: 現在就是關鍵時刻!

醫生看了看他,知道他的決心估計是不會改了,嘆了一聲,只能把這最後一支盤尼西林給那位發高燒的小女孩用了。

果然,那小女孩當天晚上就退燒了。

醫生後來接受電視采訪說出了這段往事,帶著慶幸:“幸好之後主席的肺炎沒有再犯,不然我真是不知道該如何向總理交代。②

【連偉人用青黴素都需要省著點用,可見其珍貴程度。】

這應該是避尊者諱的意思。古代的士人們對仙畫不提其名倒是非常能理解。但是立刻又生出巨大的疑惑。

後世的上位者居然如此親民?甚至還願意將自己的藥讓給一個平民百姓?

而古代的君王們頭疼起來,心裏咯噔一聲—

—這不怕沒有,就怕有對比,滿足感都是對比出來的。

可這……真的比不了!

【那咱們華夏是什麽時候開始自主生產青黴素的呢?是不是又落後了很多年?】【其實並不是!咱們生產青黴素的時間幾乎和美國相同。】

【這裏面還有一段值得說道的往事。】

【那會兒還是北洋政府,因為東北、西北鼠疫的流行,北洋政府打算成立一個永久性的防疫機構,於是1919年,中央防疫處成立了。後來的國民政府也繼承了這個機構。那時候,中防處的處長叫湯飛凡,這位是咱們華夏的微生物學奠基人之一,曾經在美國哈佛大學留學過,因此,眼界很廣也很長遠。】

【但是,中防處的工作人員每周都會在湯飛凡的家裏面開一次會,交流世界微生物學的最新發展。】

不大的房間裏,中防處的研究人員們濟濟一堂。

他們通過海外的關系訂到了不少的報紙和科研期刊,每次交流的內容也都和這上面的東西有關。這一次,湯飛凡非常的興奮。

他舉起了剛從海外漂洋過海而來的《柳葉刀》雜志,翻到了其中一頁: “諸位,半年前牛津大學的弗洛裏和錢恩發表了一篇關於盤尼西林用於臨床抗菌的論文,我念給你們聽聽……

在場的研究人員們聽到後都很激動: “假如這盤尼西林真如論文中所說有這樣的療效,那簡直就是戰場上的救命神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