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周邊發行(中)(第3/4頁)

不過經過對比,一眼便能看出不同。

前面作為日常用品的竹制品,手法較為簡單,為經緯編織,層次感單一,更具設計感和清新感。

而這邊的手工編制給人一種質感豐富、古樸大氣的感覺。

在經緯編織的基礎上,穿插各種技法,編制細密、工藝精湛,完全能當做禮品贈送。

屬於更高級的手工藝品。

鑒於價格的區別,葉晗在這一區域專門豎立了介紹牌。

【竹編手工藝品介紹】

“竹編已於2000年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

竹子通過選料、裁料、破篾、打磨等極耗時且重復的步驟,成為一條條厚度僅為一兩根頭發絲厚的薄薄的篾絲。

再經過手藝人5-10個小時(小件)、或是2-3天的時間(大件),才能完成一件精細的手工竹編,是勞動人民的辛勤與汗水的結晶……”①

怪不得——

看了介紹後,兩人終於明白為什麽價格會這麽高了。

其實在某些知名景區周邊閑逛的時候,她們也去過竹編的店鋪,卻從未欣賞到竹編的美。

因為那些竹編或是隨意地擺放在架子上,或是直接掛在邊角,好多產品堆在一起,有的上面甚至落了一層灰,不知道是什麽時候的作品。

它們的顏色均為碳化後的枯黃色,色澤有些黯淡。

即使編制手法出色,也沒有給她帶來高档的感覺。

第一印象便跌入谷底。

而且價格完全超出預期。

譚雙雙記得自己看到過一個樣式不錯的竹編包包,本以為四五百左右,結果標價1500元。

看到價格的時候,譚雙雙著實愣住了。

說實話,她完全不理解價格為什麽會這麽高。

然而在花間集,她和姚冰早已在剛才感受到了竹編之美與其獨特的價值。

花間集的竹子給人的感覺就像是漫步於竹林中,帶著大自然所獨有的味道。

每一件竹制品都是大自然的產物,又凝聚了手藝人的心血,同時頗具創意,再也找不到比它更完美的竹制品。

葉晗找的竹編師傅都是資深的老師傅,至少二十多年的編織經驗,會各種技法,工藝精湛。

一件精細竹編至少編織一天,所以現在拿到的數量不多,除了竹籃,其余竹編產品每種只有100多件。

現在竹編制品不好銷售,一直是海外訂單居多,然而這些手藝人沒有相關銷售渠道,賺錢的還是收購者。

於是他們接到葉晗十幾萬的大單時非常欣喜,整個村都忙活起來。

葉晗也希望大家能感受到竹編之美。

顯然,她做到了。

姚冰看著展櫃上擺放著的一個個精美竹編,著實感覺到了震撼。

此時再看手中的竹籃,有種完全不同的感覺。

旁邊的遊客有人覺得很值,一下子帶走兩三個,也有人覺得貴,準備買前面簡單的日用品類。

但毫無疑問,花間集的竹制品已經成為了大家爭相購買的產品。

無法把竹林帶回家,買幾件竹制品也好,很有感覺。

姚冰:“竹籃你還買嗎?”

譚雙雙:“當然,花300塊買非遺傳承之作,我覺得很值。”

兩人相視一笑,提著裝滿各種周邊的竹籃繼續往前走。

手裏的竹籃不僅做工精致,容量也大,承重力強,非常實用。

花間集也是大手筆,居然連盛放周邊的籃子都那麽與眾不同,給遊客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從周邊店鋪的後方繞到左側,陳列的是比較常見的周邊產品。

背面刻畫著植物簡筆畫的各式各樣的手機殼,售價29.9元;明信片30張一盒,售價12元;以及銀杏葉書簽,王蓮抱枕……

姚冰兩人將有些沉的竹籃放在櫃台旁,準備先進行挑選。

在這裏挑選手機殼和明信片的遊客非常多。

畢竟這些產品的性價比很高,種類繁多,質量也可圈可點,總能選到自己喜歡的。

她們還見到有人看都不看,直接把上線的所有明信片全部打包帶走。

手機殼更是喜歡就拿,十幾個二十幾個不再話下,那架勢宛如掃蕩。

剛開始有遊客覺得驚訝,後來便麻木了。

因為不止一個人這樣做。

再看看自己…竹籃中也放了兩個手機殼和三副明信片。

而他還沒挑完呢。

花間集的明信片是真的絕,隨便拿出一張都是大片的質感。

景色本身便自帶濾鏡,加上光影、角度、時機捕捉得恰到好處,構成了一幅幅唯美的場景,經常會出現如‘錦鯉咬蓮’‘曇花一現’‘桂花雨落’等其它地方拍攝不出的作品,如夢如幻。

其中還夾雜著獲獎的攝影作品,拿來收藏是個不錯的選擇。

姚冰也挑了兩盒明信片,由於人太多,她打算下次再來看其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