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屋頂漏水

◎發生塌方◎

屋頂漏水,自然得修。

這座房屋本就建了許久,是原主他爺爺還在世時就建的,具體日期楚沁不曉得,但迄今為止三十年是有了。

原主父親在世時肯定每隔兩年有修繕過,楚沁搬進來時同樣稍稍整理了屋頂。

然而有些地方的木頭被蟲蛀了,有些地方的瓦片碎了,她本想著雪天來臨前加固一二,誰又能想到雪沒來,大雨反而先至!

“木頭家裏有,瓦片得買。”楚沁面露愁緒掰著手指算,“先前有根木頭沒有砍,曬得也能用。就是這瓦片,一毛8片,八毛64片……我掏空家底,也只能買64片,也不曉得這些夠不夠用。”

瓦片村裏還買不著,得去隔壁靜水莊。因為附近村莊只有靜水莊有燒瓦片和磚頭,就連鄉裏要用瓦片時都是去靜水莊購買。

“這又涉及把瓦片運回來的問題了,我還得準備小推車!”楚沁“哎呀”一聲靠後倒在床上,煩得頭發都被她揪了好幾根。

但這些都沒有眼前的問題重要,眼前……楚沁生無可戀坐起身,她不能裝死,她望著黑暗中還在滴答滴答落的雨滴,嘆息一聲,起身去搬木盆。

因為有三處漏水,而家裏只有兩個木盆,所以楚沁還得苦哈哈地冒雨去院子外拿木桶。

雨依舊不停。

楚沁幾乎整晚沒睡,每隔一段時間就得爬起床去倒水。

就這,第二天早晨她臥室以及堂屋也跟個水洞差不多了。

“冤家哦!你家漏成這樣怎麽不來說聲,要不是我擔心你家後山塌方,我都不曉得!”楚嬸兒打著雨傘急匆匆跑進來。

楚沁嚇一跳,她這會兒正琢磨著怎麽把稻草紮起來放屋頂去先頂頂呢,因為家裏總這麽滴水也不是個事兒。

“嬸兒,什麽塌方?”她把梯子靠墻上,拍拍手上的灰,給楚嬸兒遞幹毛巾。

“還能什麽塌方,村裏已經塌幾處了,咱家旁邊的張家,就張老二住的那屋,半邊屋子都塌了,昨晚嚇得我半夜不敢閉眼。”

楚嬸兒接過幹毛巾,把身上和頭發擦擦,隨後擡頭,瞧著她那幾個漏水的地方說:“雨眼瞅著這兩天是停不下來,你這樣可咋辦,要不先搬回去?”

楚沁不是很願意。

一是好不容易搬出來,二是搬叔嬸家後家裏的盆啊桶啊怎麽倒水,等天氣晴了,她家地板也得毀了。

她思考道:“我等會兒問問村裏人,誰家有多余瓦片,我先買些來。”

昨晚她就想到這法子。

如果雨退,她就去靜水莊買,沒退就村裏買人家自家留著的。

只是村裏買的很可能會缺角缺口,畢竟自家留著的肯定比不上瓦片坊剛燒的。

“這樣也行。”楚嬸兒考慮說,“蓋房子少有能把瓦片用得剛剛好的,就是咱們家房子蓋得久了,有剩這幾年也陸陸續續用完了,等等我陪你去村裏問問。”

說著,她就開始琢磨,誰家房子蓋不久,誰家還有瓦片剩。

楚沁擺擺手:“沒事嬸兒,我自己去就行,我這會先鋪個稻草墊子頂頂。”

“客氣啥,你有雨傘嗎你就客氣!”

“……”

是了,她還窮,沒雨傘。

甚至連蓑衣都沒有。家裏蓑衣已經風化用不了了,只能掛在門後擋風。

楚沁先脫衣服,只穿一件薄襯衣,再咬牙爬上屋頂,冒雨把稻草墊蓋在屋頂上。

“千萬小心!要不讓你叔叔來?”楚嬸兒仰著頭,擔憂地看著她說道。

雨已經把楚沁整個人給打濕了,因為頭上戴了竹帽,頭發倒是沒事兒。

楚沁大聲道:“不用,馬上好。”

她動作很快,沒兩下就把三處漏水的地方給蓋上了。

“嬸兒,還漏麽?”

“漏,不過就漏一點點。”

“一點點就行。”本來她也沒打算用稻草墊就把屋頂修好。

幹完這些楚沁先是換身幹衣服,把舊棉襖穿上。再給自己猛灌一大碗熱乎乎的姜湯,那姜湯味濃郁得楚沁喝完了楚嬸兒站在幾米外都能聞到。

“也對,小心生病。”楚嬸兒說,“咱們快去吧,張老二家塌成那樣,說不準他們家也得找瓦片呢。”

楚沁一聽,忙跟她走。

村裏這兩天也挺熱鬧的,大雨連續下,大家憋不住,便聚在村支書家。

幹啥?聊天和打牌。

因為村支書盯著呢,賭也不太敢賭,以分為單位的不敢打,最多只能用厘來算。一天打下來,就算再輸,也輸不過五分錢,村支書對比還算能接受。

沒辦法,堵不如疏啊。鄉裏說不讓打,村裏也說不讓打,他們就能不打了嗎?

“村裏賭鬼還挺多,你叔啊,這兩天是白天打晚上也打,氣得我差點把他的牌給撕了。”路上楚嬸兒抱怨。

要不怎麽說原主和楚沁比起楚小叔來,都更喜歡沒有血緣關系的楚嬸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