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制作筍幹

◎同母弟妹◎

芳菲四月, 春意盎然。

村裏今日只需要上半天工,午後楚沁正巧有時間把前段時間抽盲盒抽出的門換上去。

門的大小貼合她此時的家門,摸去手感光滑, 也不曉得用的是什麽木頭。

楚沁用力敲敲,確實堅硬。

“斧頭能不能砍斷?”楚沁忽然有些好奇,奈何只抽到這麽兩扇, 不能拿來做實驗。

花費半小時的功夫把門安好,原先開關門所帶來的吱呀聲也沒了,仿佛被抹層潤滑油,著實不錯。

菜地裏的菜苗已經抽出芽來, 楚沁在菜園的角落裏放置兩個有缺口的水缸, 每周都得挑兩缸水, 剛好夠一周的澆水使用。

水缸還是她用兩根帶肉羊骨頭找黃豆子換的, 楚沁沒想到原來水缸也貴, 買個新的得花1元錢呢。

好在這是耐用品, 一缸傳三代,人走缸還在。有些人家自己會燒,黃豆子的爺爺就會。

可惜他懶惰的父親沒有繼承這項技能, 黃豆子爺爺見兒子如此, 愣是燒好幾口缸才放心騎鶴西去。

不過往後再不能輕易找黃豆子換東西了,這人敏銳, 追問她在哪裏得到的羊骨頭,她好不容易才糊弄過去。

楚沁摸摸土:“還算濕潤,等到明天再澆水吧。”

接著又去看看左坡的地瓜地。

自詡守法公民的楚沁是有點心虛的, 因為這幾日韓隊長再三強調不準私自開荒。

現在地是集體的, 她這種行為其實是在挖集體的墻角。

地瓜同樣長出苗, 土地雖然貧瘠, 但好在她在種植前就施了底肥,底肥施得充足,苗看著也還不錯。

楚沁滿意地巡視一圈,正要離開時看到旁邊的竹林裏長出兩根春筍。

今年雨水不充足,連春筍都只長兩根,搞得楚沁都不舍得挖。

不過這提醒她了,她能去山上竹林中挖。韓定國說往後冬筍必須集體挖,春筍放開個人挖,卻也只能在靠近清泉峰的竹林挖。

說幹就幹。

“小白,進屋去。”這狗精力無比旺盛,留在院裏只會攆雞和拱菜地。

小白哼哼唧唧被關在屋裏,楚沁將背包空間收拾出來,再背個背簍上山。

可以挖筍的竹林距離村子比較遠,需要走上將近四十分鐘才能到達。

要說吃其實還是冬筍好吃,可惜去年雪大,加上她去鋼鐵廠,楚沁沒吃到鮮冬筍。

春筍差一籌,可春筍大,可食部位多,便於制作筍幹。筍幹只要存放妥當,甚至能放三四年,想吃時拿出來泡水就行。

到達竹林,竹林外圈部位已經沒有春筍了,幾乎都被其他村民挖個精光。

楚沁必須得走更遠,走到內圈。

內圈的春筍明顯多起來,有些才冒頭,有些已經長到兩米高。

楚沁拿著鋤頭開始挖,專挑冒頭的挖,這種筍吃著嫩。

挖筍也有技巧,得先把筍周圍的土挖開,再用鋤頭鋤在筍根部,春筍便會應聲而斷。

約過兩個小時,楚沁獲得將近兩百斤的春筍。她把大部分的春筍都放在背包空間中,只留兩三個放在竹簍內。

竹林的溫度比村中更低,空氣同樣更加潮濕,幾叢竹蓀長得不是很好,應該就是因為氣溫過低的緣故。

“等四月底五月初再來。”楚沁碎碎念,記住位置,把這幾叢竹蓀摘了回家煮雞蛋竹蓀湯喝。

沿路楚沁碰見好些野菜,尤其是薺菜和馬齒莧,甚至在崖邊發現兩棵香椿。

好在離崖有段距離,楚沁小心翼翼爬到樹上,將香椿的嫩芽采集到背簍中。

“難怪村裏老人都說熬過冬天,熬到春天就不怕餓死了。”楚沁心道,春天時來山上怎麽都能有口吃的。

薺菜和馬齒莧都能包餃子,或者做涼拌菜。香椿能炒蛋,楚沁記得家裏還有五六個蛋。

越往深處走,越能發現更多植物。

在抵達清泉峰的時候,楚沁能看到好幾顆板栗樹,甚至還有獼猴桃。

奈何板栗和獼猴桃都在秋季成熟,楚沁再次暗暗記住位置,等待秋季采摘。

清泉峰是村裏人鮮少踏足的地方,因為此處野生動物多。

這裏野生動物指的是有著強烈攻擊性的野豬和猛狼,楚沁也只能稍稍停留不敢多待。

據說還有虎,原主小時候不聽話爹媽都是用山上的老虎來嚇唬她。不過連楚小叔這般大的都沒見過老虎,所以現在到底還有沒有暫且不可知。

狼呢,大概率有。

楚沁離開的時候就聽到遠處有動靜,嚇得她跟只猴子似的猛地竄上樹,好半天才臉色發白抖著腿慢慢爬下來。

當然,此時山活動最多的還是蛇。

正所謂三月三,蛇出山。

這裏的三月三指的是農歷,而三月三才過不久呢,此時正好是蛇活動的時間。

楚沁才出清泉峰範圍,就有蛇豎著身子對她發出進攻姿勢,楚沁氣得鋤頭猛鋤,死死壓著蛇頭抓住它的七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