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鄉變公社

◎再次殺豬◎

村裏最近有大事。

不, 準確來說是鄉裏有大事。

哦,還是不,現在鄉不能叫鄉了, 得叫公社!

揚子溝鄉一舉變成揚子溝公社,面積竟然還擴大不少,因為地理原因, 把原先隔壁三個鄉給吸附過來了!

楚沁聽到後直接驚呆。

天呐,所以現在是原先的四個鄉變成如今的一個公社,從原來的一千戶變成現在的變成現在的四千多戶!

楚沁相當震驚,萬萬沒想到公社化如此大刀闊斧。公社辦公地點定在揚子溝, 她猜測揚子溝原先的鄉長幹部等人睡覺時都會笑出聲。

好事不僅揚子溝的幹部們有, 韓定國和村支書最近也是春風得意意氣風發。

原來是有兩個偏僻村落歸屬到高樹村了, 這兩村子楚沁極少有聽過, 它們村的面積小, 耕種面積更是一般。

一個叫朱家坳, 一個叫中坪村。統共加起來都沒兩百戶人口,存在感極低。

但再低人家也好歹是個村啊。

於是他們高樹村從原先的自然村摘帽了,變成現在的高樹村大隊。

至於高樹村本村落就是一隊, 朱家坳是二隊, 中坪村自然是三隊。

韓定國主管高樹村大隊的生產,是任何生產, 統管所有生產資料,幾乎算得上是握住幾百戶人口的命脈。

春風得意馬蹄疾,這也算另類的升官了, 他可不就走起路來腳下生風。

村支書主管的東西有點多, 反正除生產外都是歸村支書管。

其實公社化惠及的還不止是韓隊長和村支書兩人, 高樹村大隊人口增多, 村裏原先的婦女主任、會計等等也漸漸掌握更多的權利。

甚至還增添了三位小隊長,不過高樹村的小隊長就是韓定國了,沒必要再添個人。

反正短短一個月,一連串的操作搞得楚沁眼花繚亂的,差點就看不過來。

不僅是她,其他村民也在適應中。

因為改鄉為社變的可不僅是各種職位,改鄉為社的目的是整合資源為了更好的發展。

這也是楚沁“挑燈夜讀”,琢磨好幾個晚上的報紙才琢磨出來的。

比如說他們揚子溝公社吧,為的就是大規模修建水利工程。

揚子溝水庫就是其中之一,其他兩個倒黴鄉為啥喪失公社命名權,被合並到揚子溝中?

一是因為揚子溝人口多地理位置好,二就是因為修建水庫的地點在揚子溝。

但楚沁怎麽想也沒想到,公社化竟然還得所有生產資料公社化。

意思是啥?

意思就是她家的雞不保了,豬也不保了,從九月份開始,每家每戶飼養的雞鴨有定數,至於豬,由大隊統一飼養。

高樹村大隊也建了個豬圈,說是往後要統一養豬,還要專門安排人來看顧豬圈。

作為養豬達人的楚沁榜上有名!

她險些就成為豬圈長,統管手底下的18頭豬崽,將負責它們的吃喝拉撒一切工作。

但韓隊長取舍之下終究舍不得楚沁這根“胡蘿蔔”,她能吊著村裏年輕力壯的、臉皮薄的人死命幹活。

要是放在豬圈裏,她難道還能吊著豬們使勁兒長肉?所以說把她放在豬圈裏,孤零零的一個人反而不美了。

楚沁得知韓隊長的決定後徹底松口氣。

真的,她不想去養豬。沒有足夠的食物,她能把豬養得瘦死。

再者她家裏兩頭豬她都嫌臭呢,豬圈都得安在下風向,就這樣她都時不時能聞到臭味。

兩頭豬都如此,18頭豬……還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待在豬圈裏喂飯鏟糞的……嗯,她能崩潰,恨不得把鼻子搞廢。

話說回來,在全部生產資料公有化這個政策下達之前,韓隊長就已經通知了到村裏了。

所以這段時間殺雞的殺雞,殺豬的殺豬,就連楚沁都不淡定了。

楚嬸兒上門來時楚沁正在磨殺豬刀,“嚯嚯嚯”的聲音在寂靜的院子裏特別明顯。

“你這是準備殺豬呢?”她問。

楚沁點點頭,用手捧點水到磨刀石上繼續磨:“那要不然還能把豬送到豬圈去啊,說是會按照斤數記工分,但工分哪有豬肉好。”

其實上頭給的方法就是現在多余的家養牲畜都得拉到養殖場去,然後生產隊補貼工分。

高樹村的養殖場有豬圈、雞場以及驢牛羊棚等等,不管是雞是鴨是豬還是啥,村裏全都接收。

不過雞的話每家能養五只,這是屬於私人的,多余的都不許養。

這規定猛地一聽很離譜,但仔細想想,好像也有一番道理。

這個年代是糧食稀少的年代,是沒有飼料的年代,控制家禽的數量就是為了不讓人畜爭食。

等楚沁聽說城裏一只雞都不許養後整個人就平衡了,雖說她得殺了幾只,但她還能留五只雞呢。

楚沁走大運,畢竟她家只她一人,她一人也算一戶。其他人家是好幾口人只有共同擁有五只雞,而她是一人擁有五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