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到達水庫

◎新廠選址◎

過完冬至沒兩日, 楚沁毫不意外地要去水庫工作。

她這兩日都在家裏學著怎麽織毛線,找春雨嬸兒學的,楚沁在這方面沒啥悟性, 足足學半個上午才學會三種針法。

但她學得細,學得認真,所以剛學完就能回家慢慢織毛衣。想在挖水庫前把毛衣織出來是不可能了, 只能爭取在過年前織出來,過年時自己能穿上新衣服。

好在她給臥室安裝了玻璃窗,屋外偶爾有雪花降落,而楚沁就坐在書桌前, 感受著壁爐傳來的溫度, 感受著從玻璃窗透進來的光明。

這兩日的大部分時間都是窩在臥室中, 楚沁織毛衣織累後就用壁爐折騰出各種小吃。

她今年春季進山時遇見一株野茶, 這野茶比村口山裏的那片茶樹明顯好許多, 楚沁這種不懂茶的人都能看出來。

茶樹這玩意兒她是不敢輕易挪的, 一是因為成年的茶樹挪動容易死,她這種外行人士沒那本事照顧好茶樹。

二是因為茶葉的品質和土壤息息相關,要是挪動後茶葉質量下降咋辦。

於是楚沁就只摘了些茶葉去, 直接用鐵鍋炒, 炒完只剩半斤的茶葉,偶爾泡來喝。

她加工茶葉的方法並不好, 也不準確,但即便如此那茶依舊有股清香,入口甘甜爽口, 茶湯意外清澈, 而且茶味能留存很長時間。

楚沁猜也能猜到那是好茶樹, 已經把位置記到筆記本上了呢, 準備明年再去采些。

她有茶葉,還有牛奶,更是不缺白糖,楚沁就煮了奶茶喝。

這法子是她從一位知青那裏聽來的,楚沁早已喝膩牛奶,奶茶味道確實不錯,她這兩日裏連喝好幾杯,直接喝到膩。

要說知青……村裏今年並沒有來知青,但聽聞隔壁靜水莊來了三位,想必他們高樹村怕是也得接收些人。

楚沁對知青還怪有好感的,在她看來,知青就是放棄城市的好日子來到他們鄉下,來到遠離家人還得下地勞作的地方,雖然不理解,但確實很讓人尊重。

不過知青幹起活來不如村民,韓隊長還隱隱約約透露過不想再接收知青的意思,高樹村裏的知青都被安排去村小啦。

現在兩位知青老師每天就帶著村裏的那群小學生走路前往靜水莊,日子過得還算不錯,輕輕閑閑的,還能吃飽穿暖。

只是如今村小的老師名額已滿,往後要是再來知青,百分之百是得和村民一樣下地種田幹活。

楚沁想著就搖了搖頭,反正高樹村暫時還沒知青來,管他們呢。

除奶茶外,她珍藏的蜂蜜桂花茶也是楚沁心頭愛。

她還做了泥巴烤雞,把四分之一的雞腌制完後用夏日采摘曬幹的荷葉包著,外表裹層黃泥,然後扔到壁爐中去烤。

烤制過程中出了點小意外,濃濃煙霧把臥室搞得煙霧繚繞,楚沁咳咳嗆咳好幾聲,連忙將窗戶打開才算完。

只是意外歸意外,烤雞味道還是不錯的。楚沁琢磨著等過年了,她再烤一次。

每天這吃吃那喝喝,把前段時間幹活幹狠了而丟失的肉給補了回來。

很快,就到要去水庫的時候。

這次村裏除她外還有十多人一同去,楚嬸兒就在其中。

楚嬸兒看楚沁準備齊全,便也放心,走到她身邊說道:“別擔心,咱們估計是要先去做兩天飯,等適應後才會開始安排挖。”

楚沁好奇:“嬸兒,那邊夥食咋樣?”

楚嬸兒還沒回答,旁邊的張嬸兒就笑:“反正沒咱們食堂的好,但吃飽還是行的。”

累了一年,新糧上來,韓隊長總不能再頓頓給大家是地瓜和野菜,總得多來點米飯。

冬至那日,村裏的晚飯還是純米飯。

當然,也就只有那一段。

村裏因為聽說有幾個村一周七天裏能有三天都是頓頓白米飯的,差點鬧起來,可惜被韓隊長和村支書聯手鎮壓,如今能吃一頓白米飯都不曉得滿足成啥樣了。

張嬸兒邊走邊道:“水庫的飯份量確實比較多,能吃飽是一定的。但白米飯肯定比不上咱們村,還會摻些各種各樣的雜糧,嘖嘖,口感比較粗。”

可他們是農村人嘛,青黃不接的時候啥沒吃過呢。

在水庫工作,吃是吃水庫的,而村裏食堂那份會兌成糧食給他們,這麽一算其實還挺劃算。

楚沁也沒再怨天尤人想著怎麽是自己去水庫的事兒了,從村裏一路走到水庫,她格外慶幸自己戴了帽子和手套,還穿了短靴,否則自己得被凍傻。

她不怕累,就怕凍。

上輩子的這時候她是成天待家裏,壁爐火炕全都安排上,就是出門也只是出門一會兒,哪裏要走上一小時的路去幹體力活呢。

已是深冬,道路兩邊草木枯黃。

而連綿不絕的山中也是枯樹居多,上溪河在山間奔騰流淌。

楚沁呼氣時呼出白霧來,快到水庫,有點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