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矛盾加劇

◎遇到困境◎

楚沁沒有特意去尋人家, 在第二日上工時聽楚嬸兒粗略介紹一番三位知青的名字和來處後,楚沁就猜測那位江冉大概率就是江師傅他那位心心念念來廣闊農村裏做貢獻的孫女兒。

楚嬸兒道:“咱們村風氣好,村裏沒有大奸大惡的人, 就是你最討厭的張老大,也只是嘴巴厲害,不少人都能治住他, 平常只是不愛理他和他計較。

所以這些知青算是有福了。楚沁你不常出門不曉得,隔壁縣有位知青差點就被當地人娶了,半逼半強迫的那種。這知青姑娘家裏遠,人呢, 膽子又小, 恐嚇後險些嫁了過去。後來還是另一個知青姑娘看不下去, 跑到縣裏去, 直接到縣政府門口, 把事捅了出來才算玩。”

她說完, 嘆聲氣。

真不曉得這些城裏的姑娘怎麽就千裏迢迢跑他們農村裏來了。

換成是她,她反正是不敢孤身一人去外地偏僻的地方。

楚沁愣了愣:“照這樣說,這幾年陸陸續續還挺多知青下鄉來的。”

楚嬸兒:“可不是嘛, 哎呦喂你咋這個都不曉得, 咱們村五人,隔壁靜水莊也五人, 就是流裏村都有三人呢。韓隊長氣得差點兒吹胡子瞪眼的,覺得流裏和靜水莊都占了便宜,就咱們靜水莊吃虧。”

楚沁沒聽到她後面的話, 把注意力都放在人數上。

為啥這般多人下鄉?

原因只有一個, 城裏負擔不了。

楚沁不禁猜測, 往後許是會有更多。

雖說張飛燕就說過, 但當時楚沁以為也就這幾年,但現在看來怎麽的也得持續十年以上啊。

不過這些事暫時影響不到楚沁,楚沁想了想也就拋在腦後。

她現在就琢磨著怎麽躲過下一波收鐵器的事兒,在她看來,這鐵器大概率還得收。

太陽漸大,天氣漸熱。

這工上得是越來越沒意思了。

你貪黑起早辛辛苦苦忙活一年,所獲得的糧食就那麽點兒……

不管旁人咋想,反正楚沁這種只看結果利益為重的是不太受得了。

難怪在古代常鬧災的地方精耕細作就是一句屁話。

你精耕細作一整年,洪水一沖,放眼望去啥都完了。

就算剩下點,還不夠收稅的。

不如放棄,然後出門乞討,等著賑災。

楚沁前陣子在縣城廢品收購站裏收到一本書,裏頭介紹鳳陽花鼓,就看到這番比較新奇的言論。

鳳陽花鼓,就是經常受災的地方的百姓外出趁食時流傳開來的,楚沁覺得自己現在也共情這些災民了。

看著這些明明日日都有挑水,甚至還有撒化肥,卻依舊不爭氣的莊稼……她想躺平。

哎,真想躺平。

楚沁即使心裏這般想,但既然上工了,該拿的工分還是得拿,畢竟時間都花了嘛,當然要利益最大化。

她今天的工作是撒化肥,又是她最討厭的拔稗草和撒化肥環節。

可怕的是今年天氣比去年還熱,經過高溫烘曬,那味兒真的絕了。

楚沁累得要死,難得中途休息,坐在田埂邊的大樹底下乘涼,休息得差不多時回家喝綠豆湯,順便把煮得久的菜先放鍋裏慢慢煮,等回來時就能吃。

做完這些,楚沁繼續上工。

就算如此,她每日最低依舊能拿13工分,惹得村裏人直呼她也算是另類的奇葩了。

人比人氣死人,她拼命的時候能拿15工分,優哉遊哉的時候還拿保底的13工分。

羨慕,羨慕得眼紅。

傍晚,絢麗的晚霞猶如綢緞,在天際處留下瑰麗的風景。

楚沁下工回家,正巧碰見從村口回來的知青三人。

韓隊長給他們放了兩天的假,是給他們收拾行李調整自己和購買所需物品用的。

看樣子這幾位知青今天是去縣裏了,因為楚沁看到江冉手上有包裹。

楚沁看一眼就離去,她家裏還燉著醬骨頭呢,得趕緊回家吃。

此刻的江冉也沒意識到剛剛碰見的人就是自家爺爺說的那位小友,她心裏也正思索著要不要去找找楚沁呢。

今天是她第一天來,還沒找村裏人問楚沁是誰,住在哪兒。

等等就問吧,江冉心道。

當事人楚沁已經回到了家,每天的這個時候是她最喜歡的時刻。

理由質樸,因為這時候離第二天上工的時候來得最遠嘛。

她先到食堂打飯,打飯時碰到兩位從靜水莊回來的知青帶著其他三位新知青來打飯。

楚沁和兩位老知青點點頭,就算是打招呼了,她和他倆還算熟悉,有時候看書看不懂,也會找這兩位老知青解答。

老知青中的女知青阮白薇看著楚沁離開食堂的背影示意江冉,說道:“你不是問我誰是楚沁嗎,她就是楚沁,也算村裏的風雲人物了。”

江冉震驚,盯著楚沁離去的背影牢牢看:“原來她就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