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大院(第2/3頁)

這意思是應承下來了。

蘇維民聽到這話也笑了。

其實剛剛羅玉秀問的時候,他是很緊張的,他聽說張家那邊因為黎善考上大學,都給她親媽單開族譜了,他這邊一點兒表示沒有,總覺得不夠重視,這會兒蘇衛清願意了,他就想著,回去也要大辦一場,叫整個老家的人看看,他蘇維民的兒子孫子,各個都是最好的。

吃過午飯,蘇衛清和黎善帶著蘇小樓回了張家。

接了電話的張逐日就站在家門口翹首以盼呢,看見人來了,臉上是高興的笑,嘴裏卻埋怨道:“中午怎麽不過來吃午飯?”

“早上剛到家,家裏都準備好了。”蘇衛清拎著東西就率先往屋裏走。

現在他已經是老女婿了,在張家自在的很。

範琴出門就跟蘇衛清撞了個對頭,趕緊幫忙拎東西:“你說你們來就是了,還帶這麽多東西,家裏什麽都有。”

“這是我和善善在京城買的特產,家裏有是家裏的,我們買的是我們的孝心。”蘇衛清略微強勢地將東西拎進了門。

外面張逐日已經抱著蘇小樓不撒手了,直接往裏走:“張朝明天晚上到家,你們出去上學了,家裏就空了,我跟你舅媽兩個人老臉對老臉的,一點兒意思都沒有,叫張抗張援結婚呢,結果他們倒好,現在連電話都不願意接了,信也不回,你舅媽都準備跟部隊領導反應了,多大的人了,也不成個家,我們這手尾沒了呢,哪裏敢放心。”

絮絮叨叨的,說的都是家裏的小煩惱。

黎善也不打斷,就這樣靜靜地聽著。

最後說到張新民:“他孝順也老實,我和你舅媽呢,也覺得這一點是好,可問題就是太好了,現在全家都買了院子,就把他一個人撂到一邊,我這心裏,怪不好受的。”

可問題是,張逐日手裏錢也不多,給老大老二買了兩個院子,剩下的錢連第三個院子都買不起,他是打算把現在住的這個幹部小院給張朝的,這樣三個兒子,一人一個院子,差不多大小,也不說誰欺負誰了,只不過張朝離他們買的院子稍微有點兒距離。

“你小姨父也買了兩個院,手裏也沒余錢了。”

晏安國其實還是有錢的,但是改革開放後,張紅梅年紀又大了,文工團基本上也沒工作,就拿了錢去開了個服裝店,二舅媽郭小婷則負責從南邊郵寄衣服回來給她,賺的錢妯娌兩個人分。

所以晏安國手裏的錢,大多數是貨款,是不能隨意拿出來用的。

“你二舅呢,手裏倒是有錢呢,但是你也知道你小舅那個性子,絕對不肯要的。”

張逐本的津貼不低,但那都是風裏來雨裏去,用命掙來的錢,張新民自己的錢補貼給妻子娘家了,卻要二哥的賣命錢,他沒那麽臉。

所以你這一次買房,張新民直接就沒問。

陳芬倒是挺著急的,她也知道,張逐日急著買房,肯定是聽到了什麽風聲,這一波便宜占不到,她整個人都不好了,最近正回娘家鬧著要還錢呢。

陳芬娘家一家子知識分子,卻有些摳摳搜搜的,儼然是不想還,還在給陳芬打感情牌。

“那我多買個院子?小舅什麽時候有錢了,就什麽時候賣給他?”黎善聽了半天,想了這麽個折中的辦法,要她拿錢很簡單,但陳芬嘗到這個甜頭,以後肯定還會想辦法跟她借錢,倒不如她先把房子買下來,到時候等張新民有了錢,再賣給他。

“我就是這個意思。”

張逐日點點頭,覺得這個外甥女現在是真通透了。

他要是有閑錢,都不要外甥女幫忙了。

黎善現在應該是家裏經濟上最寬裕的了,一家子三口人,三個人都掙錢,尤其蘇衛清,那純靠出書賺錢,到底賺了多少,誰都不知道,但看他們眉眼疏闊,輕松自然的樣子,就知道日常生活都是富足快樂的。

“那院子看好了沒?”黎善又問。

既然話說到這塊兒了,肯定是早已經做好準備了。

“看好了,我們歇一會兒就去看看,正好你們那個院子我和你舅媽也收拾好了,鋪蓋什麽的也都準備了兩套,夠你們一家子睡得了。”

黎善松了口氣:“我還想說晚上怎麽睡呢。”

有了房子就好辦多了。

喝了一杯茶,幾個人就去了張逐日給買的小院子,說是小院子,其實也不然,算得上是個大院子了,晏安國也請了假過來。

這房子是晏安國找的:“跟晏家老宅差不多,以前是徐家的。”

徐家……

白馬縣以前赫赫有名的巨富之家,據說當年家裏的房間加起來,一共九十九間半,後來打仗炸毀了一部分,剩下的被用磚頭重新圍起來,做了臨時指揮部,一直到本地解放之後,指揮部才搬走了,結果後來又鬧下鄉的事,徐家人就被送去了農場改造,現在家裏已經沒什麽人了,只剩下爺孫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