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唐青青一聽這話, 頓時急了。

“她死不承認,就拿她沒辦法了嗎?”

張所長笑了起來:“我們公安也不是吃白飯的,她也不過是個二十出頭的小姑娘,小心思雖然有, 可也扛不住審訊。”

被抓進派出所的人, 一開始就沒有幾個是老實交代的, 一個比一個會演戲, 好像自己是全天下最冤枉的人,大家對他的質疑都是一種侮辱。

可在各種證據的轟炸下,以及審訊技巧的加持下, 最終能夠突破罪犯的心理防線。

在這個過程中,犯罪分子很容易用謊言掩蓋自己真正罪行, 可一個謊言需要無數個謊言去彌補, 反倒漸漸落入審訊人員的坑中, 然後被一點點擊垮,最終只能交代實情, 爭取寬大處理。

能夠在審訊下毫無紕漏的人是很少的,很多人是罪犯也是普通人。

除非是經過專業訓練,又或者確實冤枉, 否則難以抵擋審訊。

姜佩娥所作的一切看似布置精巧,其實錯漏百出。

只要能確定有問題, 他們就能乘勝追擊,最終讓對方老實交代。

“整件事姜佩娥蓄謀已久, 之前我們審訊李志毅的時候,他就老實交代, 之所以想到這樣誣陷人的辦法,就是有人在他面前提起。他回城心切, 也就上了鉤。”

張所長在審訊李志毅的時候,其實就對姜佩娥產生了懷疑。

李志毅當時述說自己的犯罪經歷時,就提過姜佩娥的名字。

他說自己雖然很迫切想要拿到名額,卻也沒有想著要誣陷翟弘毅。

可姜佩娥時不時在他耳邊提到翟弘毅仗著跟唐青青混一起,也分了功勞所以大隊決定把名額讓給他。

姜佩娥還說,原本大隊考慮的是李志毅的,因為他表現很突出,還團結同志,又是高中畢業。

姜佩娥經常跟大隊幹部們打交道,再者外面的流言傳得沸沸揚揚,於是李志毅也就相信了這麽個說法。

翟弘毅和唐青青、王黑子三人破的案子越多,李志毅越覺得這都是翟弘毅是個特別會算計的人。

於是在名額的驅動下,李志毅幹出了這樣的事。

不僅是為了搶奪名額,還是為了報復。

這些供詞當然不能全信,每個犯罪分子都會把自己說得非常的無辜,將責任推到別人的身上,試圖減輕自己身上的罪行。

可如果李志毅是侵犯姜佩娥的人,那麽他就不可能經常提起姜佩娥的名字,這會增加他身上的嫌疑。

對比盜竊和誣陷,強--奸罪要嚴重得多。

當張所長審問李志毅是否曾對其他女性進行侵犯的時候,李志毅完全懵了,死不承認自己幹過這樣齷齪的事。

李志毅說:“我想要回城,想要獲得工農兵大學名額,我就算做了壞事也是為了這個目的,怎麽可能節外生枝做出毀掉自己前途的事!”

唐青青聽到這裏,也覺得很有道理。

李志毅留在周老太家附近的腳印非常的雜亂,他曾在樹下來回踱步,可見他當時內心是非常地猶豫和糾結的。

他偷盜前,是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的。

這意味著當時的他神經是緊繃著的,心中發慌。

在這種情況下,他還有心思侵犯一個女同志,可能性實在不大。

畢竟這樣會增加暴露的風險,就算有這個賊心,也不該全攏到一起。

依照李志毅平常的表現,不該是這種見到美色就暈了頭的人。

不是李志毅,也有可能是其他人。

對方得知唐青青的本事,所以在現場非常地小心,沒有留下痕跡也不無可能。

可之後的種種證據讓張所長對姜佩娥的懷疑加深,於是對她進行了傳訊,並且最終查明真相。

姜佩娥從很早的時候就開始布局,她其實不止在李志毅面前說過慫恿的話,其他知青聽了即便有心動的,卻也下不去這個手。

畢竟這不僅是掉人品的事,還是違法犯罪。

要是被抓住了,前途盡毀。

大家確實想回城,想回到自己的家鄉,可大多數也不過是普通人,不會主動為惡。

姜佩娥看李志毅明顯地心動,她就一直關注男知青那邊的動靜。

李志毅半夜一出門,姜佩娥就察覺到了,於是跟著他也悄悄出了門。

確定李志毅去偷雞,她就安排了那麽一出,額頭上的傷是自己砸出來的。

在桂花嬸面前跳河,也同樣是很早就打算好的。

姜佩娥跟村民們的關系不錯,尤其喜歡跟大嬸子們聊天,因此很輕松地獲得桂花嬸喜歡天沒亮就去河邊洗衣服的習慣,於是就有了後面那一出。

張所長感嘆:“有這聰明勁兒,幹點啥不好。”

唐青青抿了抿唇,“回城就那麽重要嗎?”

不管怎麽說這片土地養活了他們,城裏雖然繁華,可繁華並不是面向所有人的。

若是找不到工作,城裏人的日子其實也不一定比鄉下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