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三日後,太史為皇帝此次蒼山之行擇定的日子到來。

這是一個風和日麗的夏日清晨,有司陳設鹵簿,等到吉時晝漏上五刻到,千牛將軍在前為天子升路,黃門侍郎前奏請發,皇帝乘上龍輿,宮裏隨即鐘鼓傳音,鑾駕出宮,行經承天門大街,再從長安城東北的通化門出城,往蒼山而去。

雖然皇帝下令精簡鹵簿,去除不必要的繁文縟節,但大駕出行,除去可以減些皇帝所乘輅車周圍的繖扇、華蓋等儀物,其余儀仗,如警蹕、侍衛、儀從等,是無論如何也少不了的。

當天,這一支隊伍的最前方,由太仆卿執轡駕馭,六馬開道,當朝太子李懋一身戎衣,率京兆牧和太常卿在前引路。

在皇帝龍輿的前後,依次是騎乘的左右領軍衛、武衛、驍衛、威衛等親、勛、翊衛仗,各衛皆由中郎將帶三十六人組成馬隊。他們無不是各衛精選出來的最為出色的子弟,個個英俊雄健,鍪甲著身,佩齊弓刀和楯槊。陽光照耀,光芒爍動。阿史那承平、宇文峙等人皆是在列。

龍輿後,跟從著此行同往蒼山的其余眾多皇親貴胄、貴女命婦以及留駐長安的諸藩王侯和使節,朝廷各部尚書、司徒大夫等百僚。他們或騎馬,或乘車,也各有儀仗。

殿後,是同行的百雜官員和役從。

這一支隊伍眾達數千,出城後,一路迤邐東去,大風吹過,金吾衛辟邪旗、領軍衛青麟旗、武衛玉馬旗、左右衛黃鹿旗、驍衛赤熊旗、威衛黑鸞旗……浩浩蕩蕩,漫天旗動,如雲壓道,驚得許多正在田間勞作的鄉民紛紛叩拜,口呼萬歲。

一切都合乎皇帝大駕出行當有的儀制,除了一件事,這事和宮中那個名叫葉絮雨的宮廷小畫師有關。

誰都知道這小畫師近來頗受皇帝恩寵,然而誰也不會想到,皇帝的恩寵,竟到這種地步。

一早,出宮門起,皇帝就帶這小畫師上了輿車,讓人坐在身邊,同車而行。當時驚得周圍人瞠目。一個禦史大著膽子出列上言,大意是說尊卑有別,制不可逾,請皇帝令這宮廷畫師歸位,與直院之人同行。眾人都為他捏一把汗。誰知皇帝既沒發怒,也不聽諫,不過淡淡應說,此行不過是外出避暑,為閑適之事,既非祭天,也非祀祖,無須多言,一句話堵了那禦史的嘴,依舊帶著小畫師登車上路。

此事從輿駕出宮開始,便引發眾人注目。但起初還只是夾行在皇帝左右前後的人知道,出城後,慢慢傳開。等到晌午,鑾駕行到城外一處名為玉鸞莊的駐蹕之地,皇帝在此中途小歇,令後面隊伍跟從,就地歇息,消息遂飛快傳播,最後傳到了青頭的耳中。

這一趟蒼山之行,青頭已是盼望多日。

他雖位卑,然而時刻不忘要為郎君分憂,故早早打定主意,此行定要跟去伺候。不妙的是,經他試探,發現郎君不欲帶他同行。他慌張失望,苦苦懇求,再三保證自己去了一定管好嘴,絕不再給他惹禍,就差撒潑打滾哭鬧上吊,然而郎君心硬如鐵,就是不讓他去。

絕望之下,他自然也想到葉小娘子,想去求她幫忙。然而終究忌憚主人,最後還是不敢抗命。

就在昨晚,時來運轉。

在他委委屈屈哭喪著臉替狠心的主人收拾行裝時,憑空裏,永寧宅竟到來一名宮監,說皇帝忽然記起青頭,叫裴蕭元將人也帶去,勿丟在家中,這才有了青頭今日出行。

自然了,他是沒有福氣跟在主人身邊的。一早起,他混行在雜役宮監和各家出行的粗使奴仆隊伍裏,擠在一輛大騾車裏。他謹記禍從口出,自己也是因此而遭郎君狠心冷待,故一路之上,雖然車內別人都在高談闊論競相賣弄見識,只他緊緊閉嘴,一言不發。走到中午,騾車隨了大隊停下,他從擠得手腳屈麻的車裏爬出,在路邊伸展胳膊腿兒,又聽到近旁有人議論一個方傳來的消息,說一名葉姓宮廷小畫師深得陛下恩寵,今早竟得以同車出行,如此待遇,連老聖人朝的葉鐘離也是不曾有過的。青頭這下興奮得再也憋不住了,脫口就說自己認識葉小畫師,兩人交情匪淺。話音落下,見眾人都用鄙夷目光看著自己,顯然全都不信,一時又羞又惱:“你們看什麽?當我說大話?我告訴你們,陛下還曾特意賞我吃糕點哩!”

眾人面面相覷,哄堂大笑。

這麽有臉面的小奴兒,今日主家早就當寶一樣帶在身邊走了,怎還讓他和他們一樣擠在大騾車裏?

青頭當然明白眾人緣何發笑,面紅耳赤,待解釋,忽又想到自己確實不受主人待見,險些連蒼山都去不了,淪落至此地步,只能含恨吞聲,閉了口。然而這種明珠暗藏、衣錦夜行的痛苦,誰人能知。

正在他蹲於路邊無精打采拔著野草之時,忽然此時,前面騎馬來了一名宮監,高聲喊他名字,說聖人召他過去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