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剛開始的時候, 阿諾還是很有信心的。

在老馬修的葬禮之後,他當著宿寧沈明錚等一些人認真承諾,顯得非常嚴肅。

“我會守好這個獎項的, 無論付出什麽, ”他道, “請大家相信我。”

他對於和老馬修談話過的人是信任的, 但是對宿寧沈明錚這種不熟的人,還是有點生疏,但表面上沒有表現出來。

在阿諾的視角裏,別人有自己的公司要管, 也不是荊棘獎的負責人, 能夠表達支持的意願已經很好了, 具體的事情應該不必麻煩他們。

沈明錚和宿寧看出了他現的心態,但當時他們兩個沒有解釋什麽, 這個時候嘴上說什麽都沒有用,只是留了個心眼。

那個時候,確實什麽都沒有發生, 看起來一切平靜, 但塞評委這件事來的太快了。

荊棘獎每一屆的評委席位是不定的, 少的時候十幾個人, 多的時候有來自各國的三十多個人, 付晶被老馬修邀請著再加入的時候,她已經是第二十七個,算是這一屆的最後一個。

27人這個數量不低, 按照往前的規則, 是不應該再加人的,但是老馬修死的不久之後, 就有人想在這個方面動手。

雖然荊棘獎有嚴格的規則,可評委總是人選出來的,這是有漏洞的。

這一次,試圖把自己塞進來的這位在硬性條件上符合評委的一切要求,確實是文娛圈裏有名的人士。

——雷蒙,他年輕的時候是新聞記者,後來做了紀錄片導演,拍的作品很多,有一般的,也有能拿獎的好作品,最近幾年在短視頻網站上開辟了自己的頻道。

他走南闖北的,知道的事情很多,倒是非常適合做自媒體,如今在網絡上已經擁有了數千萬的粉絲,是呼風喚雨的大博主。

他這種資歷,理論上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在這個時間點,多少有點奇怪了。

荊棘獎裏的工作人員很多,主席下面還有副主席,副主席下面還有常設辦公室的各位人員,他們手上都有一定的權力。

雖然老馬修已經盡量肅清,但他防不住有些人藏著掖著,直到現在才暴露。

當其中一位副主席向阿諾推薦這位雷蒙擔任新的評委之一,理由是要在新時代利用好自媒體的力量,擴大網絡上的影響力,概念弄得很好,阿諾本能地感受到不太對勁。

他是性格好,但是他並不傻。

老馬修千叮嚀萬囑咐的,他時時刻刻都記在心裏,如今他只是想跟著前人的步伐這樣走下去而已,況且二十七位評委已經足夠,並沒有必要再加。

所以,阿諾當場就拒絕了。

但顯然那些人沒有因為他的拒絕而放棄,反而像是預料到這一點一樣,不在表面上糾纏,之後並沒有在阿諾這邊再提。

雷蒙的戲卻很多。他不愧是做自媒體的,很會為自己造勢。

他和老馬修在之前見過面,有過一點淺薄的交際,老馬修就算脾氣差,但是在正式場合也是體面的人,所以兩個人還有幾張合照,看起來像是親密無間。

在老馬修去世的時候,雷蒙表現得非常悲痛,先是每天更新七八條動態的社交網絡停更,然後第三天才以憔悴的樣子出來,訴說自己的悲痛,講到悲痛處,聲淚俱下,看著令人感動。

在這麽多悼念的人裏面,他也算獨樹一幟,特別突出了。

雷蒙還有一點特別,他不是獨獨表達悲痛的,他還會借這陣風講故事。

他講的故事半真半假,通過各種各樣的視角說和老馬修的淵源。

比如說,講兩個人其實私交不錯,這是假的,但是死人也不能站起來反駁他,還講自己曾經受到過荊棘獎的資助,所以對這個獎感情很深,這是真的,他的作品確實曾經在荊棘獎展播過,在最窮困的時候拿到投資,那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情了。

真真假假,聽起來特別唬人,經他這樣一說,就慢慢地、潛移默化地把自己和老馬修、荊棘獎綁在一起了。

而且在這個時候,荊棘獎和老馬修的後代是不好辟謠的,畢竟裏面有很多事情是真的。

況且,那個時候真正關心的老馬修很多人沉浸在悲痛中,沒有人會在這時候抽絲剝繭地一條一條去解釋這種事情,刻意去分辨裏面的真真假假。

但這只是雷蒙造勢的前奏而已。

之後又過了一段時間,他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在這許多故事的基礎上,提到有人推薦自己去做荊棘獎的評委。

他對此感到非常高興,並且已經為此做了很多準備,還把一些內容發到了自己的自媒體上,顯得他非常重視也非常努力。

在這個時候,雷蒙還模棱兩可地提到,其實老馬修在生前就邀請過自己,他一定會在荊棘獎繼承好這份遺志的。雖然他一直說是“可能”,但實際行動卻表達出板上釘釘的意味,許多粉絲都被他的故事感動,選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