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私房政策不好落實, 狄家兄弟對此早有心理準備。

所以,當他們聽到工作人員給出的否定答案時,還算能穩得住。

連二哥這個暴脾氣, 也能耐著性子跟人家詢問原因。

“你們這兩張房契上的地址, 在我們這裏其實早就有備案了!”

落實私房政策辦公室的業務員, 是專職做房屋登記的,一看他們房契上的地址就感覺有印象。

再翻看一下局裏的房屋档案, 一下子就對上號了。

“我們辦公室能負責落實的是私房, 也就是個人房屋。”業務員解釋說,“但你們想要回的是公產。”

狄思科被他這番話弄糊塗了。

“同志,我們這可是正規房契,既然房子有主人,怎麽能算是公產呢?”

“這兩處房產不但是公產, 還是國家接管的無主產!”

業務員顯然是處理過這種問題的,對政策非常熟悉。

“咱們國家當初進行過一次大規模的房地產測量和登記,逾期沒來辦理,或者材料沒有交齊的房屋, 就由國家代管了。代管公告發出去後, 三年內沒人來認領,那這房子就自動變成公產了。你們這兩套房子就是這種情況!”

二哥急忙問:“您的意思是, 當初我小姨沒去做房屋登記,公告發出以後,又錯過了時間,然後這房子就被收走了?”

“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業務員帶著些同情地說,“這種無主產在我們的档案裏還有一百多套, 這幾年我們也遇到了好幾起類似案件。很遺憾,政策就是如此。我們也想幫您把事情辦了, 但我們的工作也是要依照政策來的。”

兄弟倆相互瞅瞅,都說不出話了。

難怪大舅說這兩張房契只能當個念想呢,政策就在那裏擺著,這誰也改變不了呀!

業務員又業務熟練地給他們指了一條明路。

“這幾年房屋糾紛太多了,我們局裏開設了房屋糾紛辦公室,你們可以去那邊立個案。萬一哪天政策有了新變化,也方便我們跟您聯系!”

狄思科暗道,這得等到猴年馬月,才能等到政策更新啊。

他自嘲地跟二哥說:“就當咱倆今天做了一場春秋大夢吧!”

那個大雜院還好,就是有點心疼那兩間門面房啊!

默默將房契收好,狄思科跟業務員道過謝,就準備打道回府了。

臨別握手時,他隨口問:“您之前說的那次大規模房屋登記是六幾年的事啊?回去以後我也找些資料,學習一下相關政策。”

業務員擺手說:“不是六幾年,而是更早之前,解放初那會兒的事,您回家問問長輩,估計都能有印象。”

狄思科動作一頓,他小姨是六六年才離開北京的,要是政府在此之前就發過公告,她不至於錯過吧?

而且這兩張房契的簽訂時間已經是解放後好幾年了。

“同志,您能幫我查查這兩套房子變成公產的時間嗎?”

業務員翻了翻档案說:“這個沒有太詳細的記錄,大概在五二到五五年之間吧。”

狄思科將契書展開,指向立契日期說:“可是,這契書是在那之後才簽的啊!”

要是房子在剛解放那會兒就被當成無主房歸公了,那他小姨後來是怎麽拿到產權轉移契書的?

在場三人都懵了。

連業務員也弄不明白,已經按照無主產處理的房子,是怎麽拿到房契的。

這回好了,不想去糾紛調解辦公室都不成了。

狄思科去那裏立了案,留了聯系方式,從房管局出來時,已經到了傍晚。

“哥,咱倆回家吃飯還是在外面解決?”

“現在哪還有心思吃飯啊!”二哥被這破事鬧得上了火,一下午的工夫嘴裏就起了泡,“你說咱要不要找找關系啊?”

“找誰?”

他們家就是那種最普通的市民家庭,所有親戚加在一起,官銜最大的是姥爺,曾經當過生產隊會計。

他們兄弟幾個去農村的時候,勉強還能算個幹部子弟。

再來就是郭美鳳,當著他們胡同的義務巡邏隊隊長。

除了這二位,就沒有當官的了。

兄弟倆誰也沒往他們的準後爹,徐副局長那裏想。

畢竟還不是一家人呢,不能給郭美鳳拖後腿。

“我找哥們兒打聽一下,看誰家有這門路。”二哥劃拉著寸頭說,“這事不能聽他們的一面之詞,還得找個懂行的問問。”

經他提醒,狄思科倒是想起個懂行的人來。

他用公用電話聯系了岑深,確定他晚上有空後,便打算帶著二哥去岑家串門。

“他結婚的時候,我給他當過伴郎。”狄思科這麽解釋兩人之間的關系。

“那你們關系挺磁的啊!”二哥溜達去水果攤,準備拎點水果上門。

狄思科大喘氣似的說:“他給了我五十塊的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