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對於陳玉嬌的疑惑, 於童給出的答案是,狄二狗身嬌肉貴。

別看人家名字取得土,卻有個少爺身子, 稍微幹點體力活就皮膚泛紅。

陳玉嬌對此深信不疑, 他們團裏有幾個男演員比她還注重保養呢, 化妝品都是她沒見過的外國貨。

要說狄二狗比較嬌貴,那還真是極有可能的。

被也許、可能、差點跟他親過的於童盯了一刻鐘的狄思科, 並不知道自己風評被害。

在觀山村這一下午, 總感覺陳玉嬌看他的眼神透著審視和古怪。

離開觀山村時,劉家老兩口給他們的半袋子白薯,也被她主動放到了老黃的背上。

“小狄,你病還沒好,這種體力活還是交給老黃做吧。”陳玉嬌好言相勸, “跳健美操能強身健體,雖然比賽結束了,但你平時也可以跟我們一起跳一跳。男同志可不能太嬌氣了!”

狄思科:“……”

您從哪兒看出我嬌氣的?

他轉身跟一旁的罪魁禍首確認:“我淋雨感冒就是嬌氣啦?”

於童堅定搖頭,“淋雨生病那又不是你能控制的, 算不上嬌氣。但是我想給你一個真誠的建議。”

“什麽建議?”

“你平時可以多曬曬太陽, 習慣紫外線的照射,”於童原本還挺正經的, 說著說著就繃不住笑了出來,“別動不動就臉紅,讓人誤以為你太嬌氣。”

狄思科:“……”

被女同志評價嬌氣的狄思科,從桃源縣回家的當天,就進行了一次大掃除。

把他從鄉下穿回來的衣裳全洗了。

順便跟郭美鳳商量了給小姨祭掃的事。

在觀山村的時候, 劉家老兩口曾提過,馬上就是七月半, 中元節,他們要準備祭品給逝去的兒子掃墓。

經他們提醒,狄思科也想起了自己小姨。

既然已經跟姥姥承諾過會幫小姨辦事,那他就得說到做到。

“她那墳裏就放了一套衣裳,你去祭掃什麽啊?”郭美鳳不太想讓他去。

狄思科正坐在院子裏挫衣服,聞言便好笑道:“你們以前不是年年去嗎,怎麽換了我就不用去了?”

“以前那是為了掩人耳目沒辦法,如今都改革開放了,誰還揪著以前那點事不放!”郭美鳳不怎麽痛快地說,“你姥姥就是瞎操心,萬一你小姨還活著呢!鬼節去給她掃墓多晦氣呀!”

郭美鳳有點迷信,而且是市裏各大寺廟的常客。

她覺得過年的時候去祭掃一下,意思意思就得了。

其余時間,尤其是清明和中元節,根本就不必去。

狄思科將洗好的衣裳放進空盆裏,心裏已經打定了主意,過兩天要去姥姥家一趟,把小姨的事情辦了。

郭美鳳不想去就不讓她去了。

他正琢磨著怎麽岔開話題,院門口便傳來了郵差老張的自行車鈴聲。

“狄思國在家嗎?有掛號信!”

狄思科將手上的水珠甩幹,趁機跑去了門口。

“張大爺,我哥不在,您把信直接給我吧。”他隨口問道,“這信是從哪兒寄來的啊?”

“從上海來的。”老張笑道,“肯定又是你大嫂!”

狄思科忙擺手:“這話可不能亂說!他倆都離婚七八年了,我大哥現在可是單身!本來就不好找對象,這話要是被其他人聽了去,我大哥再婚就更難了!”

他那個未曾謀面的大嫂是上海知青,插隊的時候跟大哥領了證搭夥過日子。

但是兩人的孩子剛落地半年,國家就出台了知青返城政策。

前大嫂知道老狄家的情況,兄弟多不說,還是五個兄弟住一個屋。

要是真的跟大哥來到北京,不但落實不了工作,過的也是擠在鴿子窩裏的憋屈日子。

自認過不了這種日子的上海小囡,決定長痛不如短痛,毅然跟大哥離了婚。

因為有個共同的孩子,兩人每年會有一兩次的書信來往。

但是,這好像是今年的第四封信了吧?

狄思科搞不懂大哥跟前大嫂算是個什麽關系,幫忙簽了字,就將這封信拿進了屋裏。

再出來時,正準備將洗好的衣服晾上,卻見他家郭美鳳站在洗衣盆前,正拎著一只襪子端詳。

“……”

“我把你洗的衣裳都晾好了,”郭美鳳甩甩手上的襪子問,“這不像小六的襪子啊,怎麽只有一只?”

這白襪子尺碼小,襪口帶點鵝黃花邊兒,明顯就是女式襪子。

不過,小六的襪子都是她幫著買的,這種一看就不便宜的襪子,她是絕不會買的。

所以,這襪子打哪兒來的?

狄思科臉不紅氣不喘地撒謊:“就是小六的。”

郭美鳳不信,當即便抻著脖子喊開了:“小六!小六!你出來一下!”

“幹嘛?”狄思慧從窗裏探出腦袋。

“這襪子是你自己買的嗎?”郭美鳳提溜著襪子問,“另一只哪兒去了?你這孩子怎麽亂扔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