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狄思科的方案, 讓胡青松和潘芝花的眼前陡然一亮。

若是把這個農貿公司辦起來,在很大程度上能扭轉經合辦清水衙門的現狀。

可是,擺在大家面前的, 有個很現實的問題——辦公司的資金從哪來?

經合辦的賬面上只有不到兩萬塊錢。

指望這點錢辦公司, 顯然是不可能的。

對於農村農業問題, 潘芝花在三人中最有發言權,她沉吟片刻說:“在農村大批量收購瓜果蔬菜, 一般都是有賬期的, 可以先收菜後付款。但現在農戶的警惕性都提高了,咱們是新企業,剛開始合作肯定會要求咱們現款現結,一卡車的菜沒有幾千塊下不來。”

“而且收菜用的卡車、加工凈菜的場地、倉庫、人員,都是需要錢的。”

要想把農貿公司辦起來, 他們首先得想辦法弄到一筆啟動資金。

胡青松覺得事情很簡單,端著茶杯往椅背上一靠,“咱們成立農貿公司,也是幫區裏落實菜籃子工程的任務, 區裏怎麽著也要支援咱們一些資金吧?”

潘芝花擺擺手, “你可千萬別指望區裏了,區領導一句話就能把咱們懟回來。’沒錢你辦什麽企業?你們就抓好經濟合作方面的工作, 農貿公司交給別的部門來辦吧。‘”

區裏還有經委、計委、農委,都是既有錢又對口的單位。

站在區領導的角度講,若要開農貿公司,這幾個部門都比經合辦合適,最起碼人家不用區裏補貼。

其實胡青松的意思是, 讓狄思科去跟徐區長討個人情,給經合辦批一筆款子!

他這樣的老機關最擅長研究人, 早在狄思科來上任之前,他就研究過狄思科的履歷了。

這位新主任的升遷軌跡基本與徐叔陽重合。

徐叔陽這次從企業調來了區裏,沒過多久狄思科也從企業出來了,胡青松覺得狄思科跟徐叔陽的關系八成不一般。

可是,他往狄思科的臉上瞄了兩眼,發現這位年輕的主任,似乎並沒有向區裏求助的意思。

他又有點懷疑自己的猜測了。

要是上面真的有關系,怎麽可能忍住不用呢?

狄思科贊成潘芝花的觀點,“潘主任說得對,咱們還是盡量自己想辦法吧,事情籌備得差不多的時候,再跟區裏提一提。”

區裏不是徐叔陽的一言堂,讓其他部門出資辦農貿公司,顯然更符合區裏的利益。

經合辦好不容易找到一條能持續發展的路子,還是別去上面冒險要錢了。

搞不好就會偷雞不成蝕把米。

胡青松一計不成,又想出個餿主意,“要不然咱就跟隔壁開輔導班的那個老板商量商量,讓他先提前交半年的租金,四萬八的租金,加上咱賬戶裏原有的,暫時只做收菜生意的話,應該夠用了。”

狄思科心說,得虧沒讓你去企業工作,否則這簽好的合同說撕毀就撕毀,真是一點契約精神都沒有了。

他正兒八經地點點頭,對胡副主任這個餿主意大家贊賞,笑道:“胡主任,您有沒有那個老板的電話?要不先打電話跟他商量一下?要是能讓他提前交個一年半年的租金,哪怕打個九五折呢,咱就不用想其他辦法了。”

胡青松還真的存了號碼,當即就給對方撥了過去。

他將提前交租的要求跟對方提了,不知對方在電話裏說了什麽。

胡青松嗯嗯了兩聲,便訕訕地放下了聽筒。

他輕咳一聲說:“補習班也是小本買賣,咱還是想想其他辦法吧。”

於是,三人分工合作,狄思科去市經委和計委找項目資金,胡青松和潘芝花則負責跑銀行和信用合作社的貸款。

狄思科在市經委只有一個熟人,就是老搭档曾浩田。

所以,回了辦公室他就給曾浩田打了電話。

“曾處長,新單位怎麽樣?工作好不好開展啊?”

接到狄思科的電話,曾浩田的聲音聽起來很高興,哈哈笑了兩聲說:“剛來不到一個月,還在摸索階段呢。小狄主任怎麽樣?”

“我這裏還行,一杯茶一支煙一張報紙看半天,沒什麽項目呀!”

曾浩田早知道他那邊的情況,寬慰道:“項目會有的,總要有個熟悉的過程嘛。”

狄思科笑道:“項目確實找到了,就是沒錢。”

他簡單介紹了經合辦想開個農貿公司的想法,又問:“經委那邊,有沒有相關的農業項目?自帶項目資金的那種!”

“農業項目得去找農委啊,我們現在主要負責工業工作。”曾浩田停頓片刻,斟酌著措辭說,“農委也夠嗆能管經濟上的事,你們要是想要項目,最好還是去商業局找找。”

“市蔬菜公司是商業局的親兒子,有這方面的項目,肯定先往那邊傾斜。”

曾浩田勸道:“你們開這個農貿公司跟工業半點不沾邊兒,想在經委討資金是不可能的。要麽去農委搞’星火計劃‘,那個是針對農業科技項目的,只要有合適的項目就能申請補貼。要麽別管蔬菜公司,直接去商業局找找路子。或者你往老東家那邊跑一跑,看部委裏有什麽項目,最好能直接帶帽下到你們區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