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自從工作編制轉入了中央台, 彭湖那頭濃密的黑發就一直在勻速變白。

他以前是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的導演兼攝影師。

不過,隨著電視行業的發展,電影紀錄片漸漸被電視紀錄片取代, 新影廠被劃入了中央台, 他們這些制片廠的職工也就自然而然地變成了電視台的職工。

《絕處逢生》這档欄目, 是他加入新單位以後,接到的第一項拍攝任務。

為了來一場開門紅, 攝制組的所有成員都打起了十二萬分的精神。

然而, 有些事情就是天不遂人願。

台裏最初給他規定的拍攝時間是兩個月,成片會作為改革開放15年的獻禮片,在電視上播出。

可是他們選擇拍攝的三家企業,都是瀕臨破產的國有企業,如果能在兩個月內轉危為安, 人家也不至於瀕臨破產了。

所以,彭湖就跟主管領導商量,紀錄片與電視劇不同,紀錄片的內容都是真實的, 拍攝進度如何取決於拍攝對象, 希望台裏能考慮實際情況,放寬拍攝期限。

幾番拉鋸後, 台裏將拍攝時間改成了最多十個月。

盡量趕在今年的國慶節前播出。

此時距離正式開機已經過去了九個月,他們選中的三家國營大廠走向了三個完全不同的方向。

東北的大型機械廠徹底破產,用賣地皮和設備的收入,買斷了全廠職工的工齡,大批工人從此下崗。

西北的造紙廠雖沒破產, 但承包給了個人,企業性質已經徹底發生了改變。

騰飛廠可謂是碩果僅存, 既沒破產,也沒被外資和私人並購,企業性質還是很純粹的國營企業。

彭湖將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騰飛廠身上。

要是騰飛廠也在他們拍攝期間出現什麽問題,那他們這次拍攝任務就徹底失敗了。

絕處逢生,絕處逢生,見不到生機的紀錄片還有什麽看點?

“彭導,騰飛跟湯姆森公司的談判,咱們還跟不跟啊?”攝影師小張剛從食堂出來,見到彭湖就叼著油條招了招手,“騰飛加入了最近鬧得挺熱的民族工業保衛戰,不如跟一下這條線吧?”

“與湯姆森的談判還得繼續拍,等他們談得差不多了,咱們在騰飛這邊的任務也就基本完成了。”

“哎,總覺得咱搜集的這些素材還差點意思,”小張不無遺憾道,“騰飛上次如果能成功並購萬燕,咱這片子的看點就多了。”

他不願意去拍跟老外的談判,談判過程涉及商業機密,人家不讓電視台的人進去拍攝。

他們只能遠遠地拍幾個談判畫面,後期再以畫外音的方式,介紹談判經過。

彭湖心裏也暗覺可惜。

他跟拍騰飛大半年,親眼見證騰飛從搖搖欲墜的破產企業,變成央視標王,內心難免會偏向騰飛。

騰飛如果能完成一項並購,這部紀錄片也會更加精彩。

“彭導,我那天隱約聽到馬董和狄總談什麽並購,你說騰飛會不會重啟對萬燕的並購啊?咱們要不要去問問?如果重啟並購,咱就再跟台裏申請延長一下拍攝時間。”

“問什麽問!台裏不可能讓咱們繼續拖延了!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彭湖笑罵道,“你小子是不是在人家單位呆上癮了?”

小張嘿嘿傻笑不說話。

攝制組要在三家企業搜集素材,最初的半年,彭導經常去東北和西北的兩家企業。

騰飛這邊就只有小張一個人負責。

每天跟騰飛的職工一起上下班,早中晚飯都在食堂解決,領導還給他安排了一個休息室。

他在這裏的日子,比在自家單位還滋潤呢。

彭湖點了點他,擺手說:“行了,你回去拿設備吧,一會兒咱們找個商場,拍點家電大戰的素材。”

小張糾正:“人家那叫民族工業保衛戰!”

“都是一個意思,”彭湖催促道,“趕緊去準備吧!”

今天是周三,原以為工作日的上午,商場裏應該沒什麽人,可是當兩人抵達商場二樓時,還是被裏面的場景震了一下。

二樓是專門銷售家用電器和移動通訊設備的。

國產貨和洋貨涇渭分明。

國產貨的一側,很多櫃台前都掛著特價促銷的海報。

彭湖往幾張海報上掃了一眼,國產電視機的價格比對面洋品牌的電視機便宜三成左右。

櫃台前選購電視機的消費者還挺多的。

看來這所謂的民族工業保衛戰,其實是一場價格戰了。

小張扛著攝像機拍了幾個畫面,關掉機器後,不由嘀咕道:“這價格確實比洋貨便宜不少,等騰飛這邊的工作結束後,我也買一台電視機放到宿舍裏。”

騰飛給他安排的休息室裏有一台電視機,在騰飛待得越久,他越不想回單位那間小宿舍。

彭湖沒搭理小年輕的嘟噥,兩人繼續往裏面走,轉過彎就被前方的一張巨大海報逗得笑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