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黨校開辦培訓班的消息, 暫時只有小部分人知道,市裏並不打算讓消息大範圍擴散。

這次培訓是專門針對重點國有企業領導幹部的,而重點國企在全國大概有一千家。

每期培訓班預計招收一百人, 預計會用三年左右的時間, 完成對國有大中型企業領導的政治、業務輪訓。

與以往相比, 這一屆的預備學員們表現得格外積極。

這兩天,李副市長接待了好幾個毛遂自薦的企業領導。

狄思科已經是第五個申請首批參加培訓班的了。

這其實很好理解。

以往的培訓都是市裏組織的常規培訓班, 培訓地點通常在市委黨校。

這次卻是中央黨校首次開辦針對國有企業領導幹部的培訓班, 含金量直線飆升。

而且根據李副市長多年的經驗,最初一兩期的培訓班往往是水平最高的。

之後的培訓班會漸漸變成常規培訓,還很有可能被轉去地方黨校。

狄思科雖然不清楚其中的彎彎繞,但他不是什麽都不懂的愣頭青,先接受培訓, 就可以先進步呀!

他想到自己只是個二把手,第一批培訓恐怕輪不到他,沉吟片刻就說:“領導,我們騰飛這兩年發展挺快, 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也不少, 培訓班是專門針對國企幹部的,我們挺想去跟其他大型國企的同仁交流一下, 順便跟黨校的專家教授取取經。我們騰飛想發展的心情太迫切了,無論是我,還是馬援朝董事長,讓我們先去一個人吧!”

李副市長還是頭一回遇到這種毛遂自薦還肯把其他人帶上的。

他在心中稱奇的同時,又有些了然。

狄思科是馬援朝親自引援去騰飛的, 當初為了挖這個狄總,馬援朝鬧出的動靜不小。

由於狄思科太年輕, 市領導也為此爭論過一番。

目前看來,當初的任命還算是正確的。

而且從狄思科今天的表現也能看得出,騰飛公司的班子比較團結。

現在國企改革面臨的挑戰太大了,市領導最怕碰見四種班子。

一是年齡結構偏大的老班子;

二是長期打不開局面的懶班子;

三是經常鬧不團結的散班子;

還有就是有腐化問題的爛班子。

像騰飛這樣一二把手團結起來,一心搞發展,盡快帶領企業突出重圍的班子,是他非常樂於看到的。

最起碼能讓市裏省心呀!

至於很多人擔心的一言堂問題,李副市長並不介懷。

騰飛的領導班子裏,除了狄思科,幾乎都是從本單位成長起來的,幾個副總各有各的山頭。

馬援朝和狄思科要是真能搞得起來一言堂,他還要高看二人一眼呢。

“你們騰飛的情況我已經了解了,市裏分到的首批培訓名額有限,需要進行統籌安排,你們回去等通知吧。”

李副市長交代完,就喝了口茶,端茶送客的意思很明顯。

然而,狄思科的屁股卻沉得跟秤砣似的,穩穩地坐在領導對面。

“李市長,我今天過來,還想跟您匯報一下騰飛職工醫院改革的問題。”

李副市長放下茶杯問:“你們騰飛的職工醫院怎麽了?”

“騰飛雖然沒能掛牌上市,但我們也想效仿上市公司,將精力放在主業上,把副業漸漸從企業剝離,輕裝上陣。”

李副市長會意,這個想法不錯,但實施起來難度不小。

國企辦社會,不是說著玩的,職工醫院也是國企職工福利的重要一環,你想把醫院從企業剝離出去,無異於抽筋剝骨,不用市裏說什麽,單單職工那一關就不好過!

只聽狄思科繼續道:“騰飛原本有意將職工醫院轉讓出去,不過這個提議在職代會上沒有被通過。”

果然不出所料,李副市長問:“那你今天過來,是有其他辦法了?”

“有一個嘗試的方向,具體能不能成,還得看市裏的意思。”

李副市長饒有興趣道:“哦,那你先說說你們的思路吧。”

狄思科緩聲道:“職代會上職工代表對領導層提出了兩點要求,一是要保證醫護人員的國企職工身份不變,二是要保證職工們的醫療待遇不變。只第一點,就把我們轉讓醫院的路子堵死了。所以,我們不得不將目光從轉讓,轉移到合作上。”

嗯,李副市長在心裏默默點頭,騰飛的領導班子願意在醫療問題上花大力氣整改,還挺出乎他意料的。

以前也不是沒人想整頓國企醫院,但是一旦面對職工的大規模抵觸,事情通常就不了了之了。

“我們騰飛職工醫院的優勢很明顯,有門診也有住院部,甚至還有手術室,醫療設備比較齊全,藥品種類也很豐富,中藥西藥都有。與此同時,劣勢也比較突出,就是管理落後,人員冗雜,醫護人員的技能水平參差不齊,人才流失也比較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