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市裏對汪大海的考察來得非常突然, 連他本人都摸不著頭腦。

放在平時,調整幹部之前,當事人多多少少能聽到些風聲, 做到心中有數。

可是這次卻沒人提前跟他透過半點口風。

汪大海內心期待又忐忑, 試圖打探些內情, 而負責與他談話的張處長,卻是一副諱莫如深的樣子。

張處長其實也想送他一份順水人情, 但他不是不願說, 而是不好說。

騰飛公司只是市裏代管的企業,人事權還攥在機械工業部手裏。

自打騰飛解除了破產危機,市裏就再沒主動插手過騰飛的人事任命。

組織部門也很少考察騰飛的幹部。

然而,上個禮拜,市長在深化國企改革座談會上拍了桌子, 讓大家不得不將目光再次放到了騰飛身上。

在那場座談會上,有個國企經理說,企業長期虧損,與所有制形式有關, 體制和制度僵化才導致國有企業大面積虧損。

聞言, 市長當場便駁斥。

“所有制並不能決定企業成敗!同樣在北京,同樣是國企, 職工、設備和產品也差不多,為什麽有的企業搞得有聲有色,而有的企業卻在吃救濟糧?企業搞得好不好,關鍵看領導班子,看主要負責人!一個好的領頭羊可以讓瀕臨破產的企業起死回生!”

然後他就舉了騰飛公司的例子。

騰飛前年還差點破產呢, 換了領導班子以後,只用一年時間就實現了扭虧為盈。

巴拉巴拉將騰飛表揚了一番。

他說這番話的本意是, 讓企業領導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搞好班子建設。

而張處長卻從中得到了靈感。

近期市裏正在調整幾家大型國企的領導班子,其中就有無線電聯合廠。

無線電聯合廠雖不至於像從前的騰飛那樣瀕臨破產,但成績一直不理想。

組織部門推薦了幾個廠長人選,領導們沒說行也沒說不行,只讓他們再選選。

張處長是個很懂靈活變通的人,既然領導表揚了騰飛的班子,那他就從騰飛選人唄。

馬援朝和狄思科他動不了,而且放到無線電聯合廠算是降級和平調,但騰飛的幾個副總是可以動一動的。

張處長翻看了幾個副總的档案後,就相中了汪大海。

四十多歲,年富力強,搞技術出身的,負責騰飛的主要業務板塊。

而且從這裏就能看出狄思科當初調整副總分工內容的好處了。

其他單位的副手都是專精一塊,比如主抓生產或主抓銷售。

而騰飛的副總卻像狄思科所說,都是多面手。

從產品研發到生產,再到銷售和售後,副總都要負責。

放到新單位,可以盡快適應新工作新環境。

於是,“騰飛人才超市”正式開張,汪大海第一個被調整了,去無線電聯合廠當了一把手。

騰飛為汪大海舉辦了一場歡送會。

面對眾人的祝賀和恭維,汪大海滿面紅光。

他畢業就被分配到了七二九廠,在這裏工作了二十年,突然要離開熟悉的環境,獨自去新單位重新開始,汪大海心裏也是不舍的。

所以,與馬援朝和狄思科碰杯的時候,便十分動情地說:“咱們騰飛越來越好了,大家在一個鍋裏攪稀稠十幾年,我還挺舍不得大家夥兒的,真不想走啊!”

馬援朝覺得這老小子撿了便宜還賣乖,就促狹地說:“老汪啊,我們也舍不得你呀!你先去無線電聯合廠幹一段時間吧,先去摸摸情況。聯合廠的底子還是不錯的,騰飛可以商量一個並購聯合廠的方案。到時候,你就又能回來跟大夥兒一起工作了!”

汪大海:“……”

哈哈,狄思科沒憋住,不厚道地笑了出來。

*

與狄思科談話時,張處長曾暗示,要被調整的幹部可能不止汪大海一人。

狄思科聽懂了對方的意思,就一直等著接下來的其他調整。

可是,他等了大半年,一直等到次年五月,騰飛公司正式更名為騰飛集團了,仍是沒等到其他大動作。

組織上沒調整他,也沒調整其他人。

但狄思科從業以來,第一次遇到了行業挖角!

有外國獵頭公司,專門跑到北京來挖他了!

據說,他們正在為一家超大型跨國公司尋找在國內的代理人。

狄思科了解行情,熟悉市場,有豐富的企業管理經驗,以及體制內的工作背景,正是他們需要的人才!

“我可不是跟你吹啊!人家獵頭公司的副總就是這麽說的!”狄思科學著老外的洋腔洋調,“我們急需狄先生你這樣的優質管理人才!還有些誇獎我的話我就不說了,老外贊美起人來,真是讓人受不了。”

“連你都受不了啊?看來老外誇人還真挺肉麻的。”於童趴在床上享受著女兒的按摩服務,偏頭問,“他們給你開多少錢的工資啊?老外出手應該挺大方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