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招聘會現場來了四百多人, 狄思科當然不可能準確喊出每個人的名字。

收到求職簡歷以後,騰飛將求職者按照崗位匹配度分為ABC三級。

尤其是應聘研發崗的人才,所有人的簡歷都被孫總工嚴格篩查了兩遍, 最後從上百份簡歷中, 圈出了A級18人, B級24人,總共42份標星簡歷被送到了狄思科的手上。

這位舉手提問的張晗女士, 是集成電路設計工程碩士, 在一家合資電子公司做集成電路設計工程師,屬於時下的稀缺人才。

張晗正是孫總工篩選出來的18位A級人才之一!

對方甫一舉手提問,狄思科便認了出來。

“除了考驗我的記憶力,張晗女士還有其他問題要問一問嗎?”

被準確喊出了名字,張晗心裏還是很高興的, 於是含笑問:“請問董事長先生,騰飛集團對工作語言是否有要求?我的國語講得不太好,去內地的話,或許會影響工作和生活。”

“那你英語講的怎麽樣?”狄思科問。

“英語還不錯。”

狄思科便自然地換成英語回答:“關於這一點, 我要說實話, 如果大家不會講普通話,到了北京以後, 在生活上可能會有一些不便。”

“比如不便問路,不能跟出租車司機侃大山,不方便去菜市場買便宜的青菜……但這些並不影響生活,大家在口袋裏揣上紙筆,說不清的時候可以用文字交流。”

“港片在內地非常受歡迎, 很多年輕人都能看懂繁體字,所以你即使不會寫簡體字也完全沒問題, 北京人民的包容性很強,只要你開口求助,大多數人都會耐心幫助你的。”

“至於日常飲食和購物那就更方便了,騰飛有一座可以同時容納3000人用餐的食堂,除了一樓二樓的大鍋飯,三樓四樓還可以點餐,粵菜、川菜、魯菜的經典菜色都可以點。”

只不過相比於有單位補貼的大鍋飯,樓上的小炒需要自掏腰包。

“大家的一日三餐,包括加班宵夜,都能在公司解決。”

“距離騰飛總部園區八百米處,有一家大華超市,除了貨幣單位不同,內裏與港島本地的大華超市一模一樣,而且物價比港島便宜很多。想采購什麽就看價簽,不會普通話也沒關系。”

“工作方面的話,只要會講英語,問題就不大。北京研發中心的研發人員已經實現100%本科以上學歷,大家經常翻閱外國文獻,還會定期接受外國專家的培訓,所以80%的人都可以將英語當作工作語言。”

日常生活用語說得不怎麽樣,但專業術語都說得可溜了,甭管多難的科技名詞,騰飛這些高級人才都能用特有的中式英語講出來。

宣講會進行到這裏,大多數來賓都對內地國有企業有了很大改觀。

在許多人的固有印象中,內地幹部還是《紅燈記》中那個土裏土氣的“表叔”形象,前些年甚至還有人將陸客戲稱為表叔。

不過,台上的這位騰飛董事長年輕英俊,談吐有致,國語、粵語、英文切換自如,發音標準,而且還能記住求職者的名字,讓人好感頓生。

一些原本只是想來湊個熱鬧、了解一下內地情況的求職者,也不由認真了起來。

與張晗進行了短暫交流後,狄思科覺得直接回答求職者的問題,也是個不錯的推介方式,於是笑著問:“大家還有其他相關問題嗎?”

台下立即就舉起了好幾只手。

“之前是女士提問的,咱們這次再請一位男士提問吧,”狄思科在場中睃巡一番,又點了一個能叫出名字的人,“請周家良先生提問。”

能被喊出名字,似乎在能力上已經得到了某種認可,周家良在掌聲中起身,笑著問:“請問狄先生,貴公司對員工的隨行人員有什麽安置方案嗎?像我們這樣有妻有子的人,要舉家搬遷內地的話,顧慮還是比較多的。”

若不是最近股市動蕩得厲害,金融危機會造成大量失業,很多人都不會來參加內地企業的招聘會。

畢竟故土難離嘛,要是港島的經濟環境好,誰願意去外地?

狄思科頷首說:“周先生提到的這個問題,應該也是大多數朋友比較關心的,那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騰飛在人才引進方面的誠意。”

“如果你的配偶也是同行,並且是相關領域的人才,只要符合騰飛的用人需求,就可以按照引進人才的標準,在公司內部為其安排一份合適的工作。”

“若是其他行業的從業人員,騰飛也會盡量幫忙與其他單位牽線,尋找合適的工作崗位。”

“至於隨行子女的教育問題,騰飛集團總部有自己的附屬幼兒園,目前實行中英雙語教學,本單位員工子女入園每月只收取40元,包括教育費和兩餐兩點夥食費。在公司家屬院方圓兩公裏內,設有小學初中高中,公司可以派人出面辦理借讀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