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六章 愛新覺羅一窩端(下)(第2/3頁)

來時號稱精騎十萬,撤出長城防線時剩下不到三百人,用“全軍覆沒”這個詞形容都不為過。

慘嗎?

慘!

這是後金崛起以來輸得最慘的一場仗。

皇太極暗下決心,日後一定要讓崇禎小兒付出代價,雖然精銳八旗死傷殆盡,但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只要加強對蒙古部族的拉攏,強調明朝的威脅,再好好經營後金,給他個兩三年時間,後金鐵騎又是一支勁旅。

數日後,殘兵退到朵顏衛地區。

這裏是蒙古人的地盤,自從遼東戰事吃緊,明軍再未北進,而占領朵顏衛的喀喇沁部已經徹底歸附後金,之前就是喀喇沁部的騎兵為後金八旗引路,抵達明軍防守薄弱的喜峰口,所以皇太極認為,面對明軍,喀喇沁部和後金已經是一根繩上的螞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臘月十三這天,喀喇沁部首領蘇布地見到了僅帶不足三百騎兵歸來的皇太極。他無論如何沒有想到後金軍在奇襲的情況下會敗得這麽慘,不過就像皇太極想的那樣,因為雙方的聯姻、結盟,加上之前喀喇沁騎兵為後金軍帶路,致使皇太極兵臨大明京畿之行為,喀喇沁部已經為明人所恨,再考慮察哈爾部林丹汗的威脅,對蘇布地而言,比較出賣皇太極,還是送其平安歸國更有利一些。

蘇布地命人宰殺牛羊,在自己的大帳內招待皇太極、多爾袞等人,並不吝安慰表忠之詞。

“大汗不必擔憂,明日過大淩河,出遼河套,再往西就安全了,遼東尚有精兵數萬,何愁無有與明軍爭鋒之力,他日八旗重聚,我喀喇沁部願同大汗一起伐明。”

皇太極很滿意蘇布地的反應,端起一杯酒道:“自古滿蒙一家,來,你我共飲杯中酒,此後當相互扶持,攻抗崇禎。”

蘇布地笑而同飲,一副兄弟親厚模樣。

然而就在眾人飲過三巡,皇太極因為連日慘敗和逃竄有些不勝酒力,倍覺疲乏想要還帳休息的時候,猛聽得外面戰馬嘶吼,火光浮動,隱隱約約有喊殺聲起。

蘇布地警覺,一下子站了起來。

便在這時,一名親隨裹著寒風入賬:“報告大汗,明軍……明軍……明軍殺過來了!”

明軍殺過來了?

蘇布地和皇太極一下子懵了。

明軍居然敢北進蒙古,遠程奔襲朵顏衛?他們是怎麽避過草原上的斥候的?

怎麽避過的?

整個天空都是林躍的,要避過蒙古人的斥候,有何困難?

與此同時,冒牌崇禎看著前方亂成一團的喀喇沁部族人,抽出馬腹長刀:“殺,無論老幼婦孺,一個不留。”

刀被火焰照亮。

左右二百親衛猛夾馬腹,帶著一往無前的殺意沖向蒙古人的營地。

鮮血激射在帳篷上,慘叫聲不絕於耳,受驚的馬匹希哷哷直叫,然後被密集的槍聲掩蓋。

2000精騎,800火槍手,殺得沒有防備的喀喇沁部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混亂中多爾袞帶領三十人向北突圍,多鐸帶一百人拼死攔住明軍,為皇太極贏得上馬時間,然而才出營地,隨著一聲槍響,戰馬中彈跪倒,連鎧甲都未及穿的皇太極摔倒在地。

半個時辰後,皇太極被兩名明軍士兵押回中帳。

蘇布地臥在血泊中,身前倒著一個銀碗,那是他用來喝酒的器皿,再遠處是部族幾名長老的屍體,皇太極在其中一人的身子底下見到了他的長子豪格扭曲的臉,眼睛睜著,怒目而視。

然後,他看到了前方站著的疤面人。

兩位明軍士兵由內帳拉出一個二十多歲,手裏抱著孩子的蒙古女人,那人只是瞟了一眼,道一聲“殺了”,兩位明軍士兵手起刀落,地上多了兩具屍體。

再然後,隨著大帳入口腳步聲響,一位年輕將領拖著一個渾身浴血的人進來。

那人皇太極認識——他的兄弟多鐸。

“四哥……你怎麽……”

皇太極剛要說話,對面看地圖的疤面人擡起頭來,皺皺眉,抽出那位年輕將領腰裏唐刀,一刀下去砍了多鐸的腦袋。

“聒噪。”

說完把染血的刀丟回去。

年輕將領打了個愣,心說這麽簡單就殺了?不過認真思考一下也是,從十月底到臘月中旬,他們殺得貝勒王子什麽的還少嗎?

“將軍……”年輕將領看了一眼皇太極,想要詢問怎麽處置。

林躍把地圖拿開一些,瞄了皇太極一眼,隨口道:“殺了吧。”

殺了吧?

那可是後金的大汗呀,就這麽殺了?

放在歷史上,殺敵方最高統帥的事也很少吧?嚴格來說,留敵方統帥活口的政治利益遠大於一刀砍了,因為一旦殺掉,意味著敵我雙方勢力不死不休,除非將遼東女真滅族,不然日後很可能被反攻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