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駭人聽聞的真相(第2/2頁)

一群囚犯和獄警能夠做到這種事嗎?不可能!野蠻發展的結果只能是一日不如一日。

那麽……燈塔的各種科技儲備和族群成長經驗來自哪裏?如果沒有一定程度的指導,51年,它早就掉下去了,而不是發展的有模有樣。獵荒者搜集地面物資只能喂飽燈塔民的嘴,是不可能帶來明天和希望的,那為什麽摩根反抗瑪娜生態的信心十足?非常期待回歸地面世界的一天,沒有像查爾斯一樣淪為權力的奴隸?

就因為一個馬克嗎?從劇情來看,直至馬克被脊蠱寄生出現變異,他才成為一道橋梁,以前的馬克僅僅是一名獵荒者,就這麽簡單。

還是說……摩根的格局很大?支撐一個人精兒格局的是什麽?理想?呵呵……沒有現實感的理想叫幻想,而身為城主的特質之一就是擁有遠超一般人的現實感。

所以很明顯,給予他反攻瑪娜的勇氣不是來自一個人,更不是虛無縹緲的精神財富,只有住在天上的那群人才有資格成為他堅實的後盾。

回到晨曦大廳的設置上來。

NIRVANA公司克隆人體是為了摘取器官治療病患,如果燈塔人口全部來自克隆,勢必造成基因的單一化,讓這個小社會缺乏多樣性,也就失去了進化的可能。

基因這種東西,決定了人類的成長、個體的差異,要編輯它們,並非像作圖一樣建立一個新畫板,用鼠標在上面點點塗塗就能成就一副畫作的,百分之99.9999的改動都會造成身體缺陷,這種克隆出來有什麽意義?只能是浪費資源罷了。

人類的繁衍,J子和卵子的結合,是猶如神來之筆的小奇跡,過程容錯率很高,換句話說,畸形、夭折的概率很小,不是基因編輯技術能夠模擬的。

這就是為什麽人類都掌握克隆技術了,燈塔還要設置晨曦大廳的原因,繁育任務的真實目的也不是為了增加人口,而是進行基因層面的優勝劣汰,三大法則說是保證人類的存續,實際上都是為了把燈塔變成實際意義上的基因篩選場,為日後反攻瑪娜做準備。

嘉莉博士主導的生化所記錄著所有嬰兒的基因數據,這些都是最寶貴的資產——批量制造臨淵者的基礎,因為只有最優秀的基因,才能適應瑪娜生態。

劇集後期,摩根說過,已故城主根據那顆大腦的提示,在某地找到馬克,他以為馬克長大後會帶領燈塔戰勝瑪娜生態,結果卻是變成一個人類連接瑪娜生態的橋梁,馬克成了第一位臨淵者,盡管和想象的有些偏差。

換句話說,摩根,以及他所放任的光影會,所宣揚的那些冠冕堂皇的東西,都是為了掩蓋這個殘酷的事實,就像開頭唐尼被脊蠱寄生時說的那句話,軀殼,都是軀殼……

嗯,不如說都是生化武器,燈塔上的每個人都是有著不同面孔和ID的克隆馬克。

盡管這麽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復興人類這個大命題,或者說大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