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看到沒有,是你們項家高攀我(第2/4頁)

“我說不過您,行行行,等儀式結束了,我給您開小灶。”

“好了,今天客人多,我不耽誤你時間了。”宋連回頭望項父說道:“老項,你在哪兒桌呀,咱們倆坐近點兒,上次一別三年未見,很想你呀。”

“宋伯伯,這兒,在這兒……”項北方一臉討好地把人往項家人就坐的餐桌讓。

林躍迎著項父的目光走到潘教授跟前,握著他的手說道:“潘叔叔,你來之前怎麽也不說一聲,我好讓人去接你呀。”

“我這不是想給你個驚喜嘛,而且我也不是一個人來的。”說著話他往後面側了側身:“這是我的學生靳童,他也是南京人。”

“小靳家哪兒的呀?”

林躍一邊跟靳童握手,一邊熱情地打招呼。

“我家是馬群那邊的。”

“前些天孫先生誕辰紀念日我才去過那邊……”

林躍隨口閑聊幾句,把二人讓到宋連身邊座位。

孫麗雲被晾在會場中間,似乎被所有人遺忘。

項父神色復雜地看了林躍一眼,正要和項母說話,站在宴會廳門口朝外打量的宋清遠快步走到項南方身邊:“來了,來了。”

“誰來了?”

“你一直想見的人呀。”

話音未落,酒店服務員引著五六個人由外面走進來。

“哇,是他們……真來了……”

會場一下子沸騰了,因為走在前面的三個人很多人都認識。

《人與自然》的主持人趙忠祥,少兒頻道的台柱子鞠萍,《實話》的主持人小崔。

論身份地位,他們無法與宋連、項父、潘教授這些人比,可要說辨識度,稱得上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像吳姨、齊唯義、齊小雅等人,來這裏的目的除了參加喬一成的婚禮外,另一個心思就是近距離接觸一下央視的名人了。

喬一成在北京工作三年,據說人緣挺好,雖然現在回到南京工作,可還是在傳媒系統混飯吃,如今他跟項南方結婚,那邊總要來幾個人意思一下吧?

事實證明他們猜對了,即便都是央視的大忙人,還得從北京往南京趕,照樣來了六七個人,聽喬一成對他們的稱呼,連新聞中心主任都來了,可以說給足了兩位新人面子。

眼瞅著喬祖望、吳姨、齊唯義等人跑去和喜歡的主持人合影,連項南方也左一個趙老師好,又一個趙老師辛苦了,都忘了去跟父母解釋剛才的事,項父冷著臉問自己的妻子:“你說這事應該怎麽辦?”

項母猶豫片刻,回了他一句“女大不中留啊”。

他們為什麽覺得丟臉,主要是因為項家比喬家強太多,女兒呢,居然找了個有私生子的老公,說出去不好聽,但是現在,又是宋連到場,還將人拔高到半個老師的水平,又是國畫大師的兒子專程南下,現在央視那群名人也來了,不提老一輩的關系,有幾個年輕人能有喬一成這樣的成就?

項家是比喬家強,可是人家的兒子比他們的女兒高了不是一點兩點。

“請問,這裏是喬一成,喬記者舉行婚禮的地方嗎?”

項父和項母既無語又無奈的時候,門口響起一道弱勢的問話。

在場賓朋和工作人員的目光都被央視主持人吸引,沒有注意到門口多出的三個人,項父和項母看到了。

問話的是個年齡在65歲左右的老人,身上穿了一件棉襖,外面是皺巴巴的布衣,不過還算幹凈,看起來剛剛洗過,他的皮膚很粗糙,黑黝黝的,臉上都是褶子,一看就是村莊或者郊區來的農民。

後面還有兩個人,看起來年輕不少,大約三四十歲,穿衣打扮同樣不講究。

“對,沒錯。”項父走過去:“你們也是來參加喬一成婚禮的?”

他聽項南方提起過,說喬祖望祖籍蘇北,老家還有一個堂兄,她跟喬一成結婚後,得找時間過去添添祖墳,燒點紙錢什麽的。如今看到對面三人,想當然地認為他們是喬祖望老家的親戚。

誰知道穿中山裝的人點點頭,又搖搖頭,吩咐兩個後輩把扛在身後的布袋放到不礙事的地方。

“您是喬記者的長輩吧?”

項父稍作遲疑,點點頭:“對。”

“汪強,你讀過書,這事兒你說吧。”老人看到項父一身文化人打扮,感覺有點張不開口,便把說明來意的任務交給身後兩人裏最年輕的那一個。

“是這樣的,我們是小莊村的村民代表。四年前喬記者和宋記者曾去我們那裏采訪小濟河上遊造紙廠超標排放汙水的事,片子在電視上播出以後,引起了縣裏的重視,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理,小濟河又恢復了以前的清澈,村裏人不用再吃井水了,也可以用來澆地洗衣了。前幾天《熱點訪談》的工作人員去我們那裏回訪,講起喬記者的事,大家才知道他不在央視了,而且馬上就要結婚了,之後村長把各戶戶主叫在一起開了個會,大家覺得不知道也就算了,既然知道了這件事,總得為喬記者做點什麽,於是各家湊了一點錢,置辦了些山貨和禮物派我們帶過來,算是大家的一份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