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我們離婚吧(第2/4頁)

周蓉還想多問幾句,這時又有一輛農用四輪車開過來,車廂裏拉的是紅彤彤的火龍果。

老農沖二人笑笑,說聲再見,駕駛四輪車駛向前方,後面那輛車的駕駛員跟老農有三五分像,也對他們禮貌地笑笑,跟著前車走了。

周蓉說道:“以前全村人種水稻依然會餓肚子,沒想到現在有了茶田,有了果園,人們的生活水平明顯高了,真得感謝時代啊……”

“是嗎?”

蔡曉光五分贊同五分保留的語氣讓她有點不理解。

“什麽意思?”

“走吧,去裏面看看。”他沒有回到這個問題,帶著周蓉沿左手邊的石板路往上走。

周蓉看看前面的村落,疑惑不解:“不進村嗎?”

“等會兒再進村,我先帶你去個地方。”蔡曉光一面說一面拾階而行。

兩人往上走過一程,周蓉隱約聽見嘈雜人語,聽起來像是小孩子在喧嘩嬉戲,轉過一排小樹,右前方坐落著一座白色庭院,大門右面掛著“金壩村小學”的招牌。

她大吃一驚,十四年前金壩村連小學都沒有,孩子們想念書要麽離開大山,要麽走十幾裏山路到鎮上讀書,現在不用了,明亮的三層教學樓,筆直的旗杆,迎風招展的旗幟,下面是穿著相同顏色樣式的校服的孩子們,警衛室外面還坐著一位大爺,左手邊地上放著玻璃保溫杯,右手握著一柄蒲扇,有一搭沒一搭地扇著風。

“你們找誰?”

“倪大爺,是我,蔡曉光,拍電影那個,去年我們聊過。”

“哦哦,我想起來了,大導演。”

“唔,這是我愛人,周蓉。”

姓倪的老人可能覺得周蓉面善,仔細端詳她幾眼才反應過來:“你們稍等,我這就去請校長。”

說話間,老頭兒拿著蒲扇走了。

周蓉往前走了幾步,看著西邊操場上跑跑跳跳自由活動的小孩子說道:“看他們多活潑,趕上了好時候啊,我還記得當年金壩村的孩子們是什麽樣的狀態,一個八九歲的娃娃要照看五歲的弟弟,後背的竹筐裏還有個一個剛斷奶沒幾天的妹妹,尿了拉了餓了都會哇哇大哭,為了說服大人讓孩子上學,真是傷透了腦筋。這男娃吧,還好點兒,女娃……”

話說到這裏,後面傳來一道沉穩的女聲。

“蔡導,您月前寄來的書收到了,孩子們都很喜歡,我這正尋思找個時間讓學生們跟您道謝呢,沒想到……”

同門衛老頭兒一起過來的女子沒有說下去,仔仔細細上上下下打量周蓉一陣,叫了聲:“周老師?”

“你是?”

周蓉給她叫懵了。

“我是明慧啊,龔明慧。”

“明慧?”

周蓉想起三十年前那個總是第一個到學校的小姑娘,她說她是村長的女兒,阿爸說不論做啥事都要起到模範帶頭作用,其實1990年和蔡曉來金壩村的時候打聽過她的情況,村民說她嫁到外村後就不當老師,跟丈夫一起去成都打工了,沒想到十四年後她又做回老師,還成了金壩村小學的校長。

“對,是我,周老師,咱們有30年沒見了吧,你還好嗎?”

“挺好的。”

周蓉算了算日子,她今年五十二歲,龔明慧也是往四十奔的人了,這時間呐,還真是人世間最神奇的魔法。

“周老師,我記得你以前最大的願望就是金壩村能有一所像樣的小學。”

“是啊。”周蓉看著操場的孩子們,一臉欣慰:“現在的孩子比以前學習條件好太多了,貴州山區多雨,還記得當年每天早晨起來,桌椅都泛著一股黴腐味,黑板拿手一抹濕乎乎的,你到得早,會用袖子一遍一遍擦黑板,所以衣服破得很快,補丁打得最多。”

龔明慧用手撥了撥額前的頭發,笑著說道:“周老師,我帶你參觀一下校舍吧。”

“好。”

周蓉跟著龔明慧一面往前走,一面打量周圍環境。

“你看這教學樓用料多紮實,建得多好。”

蔡曉光在一邊輕輕點頭:“聽說是省城的建築隊過來修的。”

“沒錯。”龔明慧說道:“黃經理說從地基到建築結構再到墻體材料,建造標準皆優於商業住宅,除非發生地震、山體滑坡這樣的地質災害,不然金壩小學幾十年後也能繼續使用。”

“哎,對了明慧,我90年那會兒過來貴州,村裏人說你不當老師,跟你丈夫去成都打工了,怎麽現在成了金壩小學的校長?”

她還記得章早坡說過,在貴州山區當老師一個月才80塊錢工資,研究生尚且如此,龔明慧也就高中畢業,工資必然只少不多,到了成都呢,就算是去飯店當服務員,也要七八百塊一月吧,十倍於教師工資,她想不明白是什麽支撐龔明慧在山溝裏呆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