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 眾誠末日(第2/4頁)

蒙志遠說道:“繼續往下看。”

蘇明玉又往下翻了幾頁,臉上的震驚被沉重取代。

“他們還要起訴我們偷竊技術,侵犯知識產權?這……這……”

蒙志遠說道:“FAMAR公司的做法,不用我說你也知道會對眾誠帶來怎樣的影響吧?”

蘇明玉當然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

眾誠集團之所以能在全國範圍內的機床制造領域雄踞一方,其基礎就是與FAMAR公司的合作關系。在高端機床這個範疇內,國內基本上沒有能打的企業,還得從歐美國家進口,眾誠集團就是FAMAR公司生產的倒立車在國內的供應商,同時還代銷德國舒特公司的多軸數控車床,早些年就是通過與他們的合作在國內市場站穩腳跟,進而不斷發展壯大,又將觸角延伸到中低端機床市場,以低價格高質量吸引了很多機械加工企業的青睞。

現在FAMAR公司要求解除和眾誠的合作關系,便意味著高端機床的進口渠道被堵死,後續打起侵權官司,一旦眾誠敗訴,德國舒特公司十有八九也會離眾誠而去。

失去了高端機床的市場,只剩下中低端機床的市場,眾誠還能生存下去嗎?

作為和眾誠一同成長起來的銷售精英,雖然很少涉及研發業務,卻不代表她對產業形勢沒有足夠了解。很多民營的機床加工企業都號稱自主研發,打民族企業的情懷牌,實際上絕大多數產品都有抄襲歐美機床的技術,最多換個殼子,做點本土化的改進。

怎麽說呢,也算是行業潛規則了。

如果沒有了歐美機床制造企業的技術支持,眾誠集團的研發進程不說停滯,也絕對會落後國內同等規模機床制造企業,久而久之,競爭力越來越小,市場隨之萎縮,等待他們的只能是破產這一條路。

“師父,他們是怎麽拿到我們竊取商業技術的證據的?”

蒙志遠說道:“有人在德國一個討論機床加工技術的論壇上曝光了眾誠研發中心的情況,還公布了好幾份技術方面的档案,這一情況被FAMAR公司的員工發現,這才有了眼前的聖誕禮物。”

蘇明玉聽到這番解釋,一下子明白過來。

抄襲產品,盜竊技術這種事,其實很多國外機床制造企業心知肚明,之所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是因為作為制造業大國,市場需求擺在那裏,為了市場,為了錢,刻意不做聲張。

現在事情被捅到知名論壇,證據都給你準備好了,FAMAR公司敢不接招嗎?不接招的話,別說股價大跌、合同解約這種直接經濟等損失,國內輿論都夠他們喝一壺了。

所以整個事件好比多米諾骨牌,那只隱藏在黑暗裏的手輕輕一推,眾誠集團就被逼到了懸崖邊上。

蘇明玉的心情很糟糕,憤怒之余還有深深的無力感。

“別讓我知道是誰把它們發到網上的。”

她咬牙切齒的樣子像一只擇人欲噬的鱷魚。

能進入研發中心拍攝細節照片,還有機會接觸技術方面的機密档案,不消說,那人肯定不是集團旗下普通員工,至少也是相關部門的中層領導。

蒙志遠長嘆一聲:“如果我沒有猜錯,應該是沈家人。”

“沈家人?”

蘇明玉滿心不解:“他們為什麽這樣做?”

有眾誠在,沈家人就能通過吸集團的血過高質量的生活,如果眾誠沒了,他們還能去哪兒撈錢?這種行為可謂自殺,她不相信沈家人幹得出來。

蒙志遠說道:“因為小蒙最近表現得太積極了,而且張桐不傻,他應該發現我就算不做董事長,他也不能任意擺布英殊了。”

蘇明玉聽明白了,蒙志遠的意思是沈家人鬧內訌了。

張桐和沈英殊給他們挖坑,將倆人踢出局,作為代理董事長,張桐認為自己能夠掌控眾誠,然而沈英殊有著自己的小九九,在很多問題上扯他的後腿,還把小蒙安排到重要部門歷練,假以時日,只要兩位大股東發起投票,改選董事長,張桐只能乖乖讓位。眾誠集團看似平靜,可是暗地裏的爭鋒一直都有,不同的是以前的焦點是蒙志遠,現在的焦點是小蒙。

“就為爭一口氣,他就把集團的未來毀滅?”

蒙志遠眯著眼睛說道:“我想,鎏金和鳳江一定給張桐出了一個讓他滿意的價格。”

“師父,你是說……”

蘇明玉恍然大悟。

按照蒙志遠的說法,張桐這麽搞十有八九是要給鎏金和鳳江吞並眾誠的機會——沒有了國外合作商,被從高端市場驅逐,再加上口碑崩塌和嚴重的內耗,眾誠集團一兩年內就會日薄西山,那時節怎麽償還銀行到期債務和發行的企業債?唯一的做法就是破產重組,那麽誰來收購呢?業內有實力且處於長三角的企業,只有鳳江和鎏金了,到時候他們只需用打骨折的錢就可以肢解消化眾誠,把蒙志遠和她辛辛苦苦創立的眾誠變為鎏金和鳳江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