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五十章 我要當廠長(第2/2頁)

他當然沒看過《中華茶經》,四大名著都讀不下去呢,讀這個?

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他知道這家夥又在扯謊。

“錢找回來了嗎?”

“沒有,已經好幾天沒看到駱玉珠了。”

“她不會是……真的跑了吧?”

“那我就不知道了。”林躍放下茶杯:“我今天來是跟你討論那些大麥的用途。”

“不是說好賣給養雞場嗎?”

“我改變主意了。”

“什麽意思?”

“富陽、桐廬、諸暨、東陽,也包括我們義烏的農民,都有大面積種植大麥的傳統,而建德西邊就是水質極佳的千島湖,你覺得在那裏建一個啤酒廠怎麽樣?”

“建啤酒廠?”金利說道:“你怎麽想一出是一出?永康有啤酒廠,蘭溪有啤酒廠,建德有啤酒廠,東陽也有啤酒廠,咱們金華光啤酒廠就有十幾家。”

林躍說道:“是,金華的啤酒廠很多,可是對比市裏的肉聯廠,他們的影響力和競爭力有多少?”

金利給他問住了。

“我能幫你把市裏肉聯廠逼到墻角,這些各自為政,國營企業的毛病它們都有的縣級啤酒廠,你覺得它們能撐多久?”林躍走過去,把一份文件遞到金利面前。

“這兩年的發展你也看到了,人們的生活水平是越來越高,以前肉食、酒水只有在過節和聚餐的時候才舍得喝,還得是市裏有正式單位的職工,在農村地區這都是奢侈品,現在呢?就說佛堂鎮農戶的生活水平,是不是一年一個樣?再問你一個問題,是農村人口多還是城市人口多?當農村人口的消費能力起來後,你覺得酒水的市場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說實話,金利看不懂文件上的那些數字,但是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佛堂鎮人,對於這幾年農村的變化,那真是看在眼裏,樂在心上,所以說不心動是假的。

林躍繼續說道:“現在的問題是,個人建廠,私營企業,必須要掛靠在國營或者集體單位名下。”

“你的意思是?”

“沒錯,雙烏肉制品廠的性質是集體企業……”

他沒有繼續往下說,也不用繼續往下說,金利知道他想說什麽。

在陳家村的希望陳江河還想著倒買倒賣發財,被贊譽敢想敢幹腦子活的時候,這個十五六歲的少年就想著自己開廠了。

“你一直幫我們不會是為了這一天吧?”

林躍說道:“進四出六開四門,這是老話,用一個更直白的詞語,那就是合作共贏。”

“好,好一個合作共贏。”金利用一種看怪物一樣的眼神看著他:“誰要是把你當成一個孩子,絕對會吃大虧,不過我很好奇,你哪兒來的錢建啤酒廠?”

林躍沖他眨眨眼:“你猜。”

80年代初的體制內新人一個月30塊錢,三四十年後是多少錢?那80年代初的一萬塊錢呢?就按一百倍的比值算,一百萬建個小型啤酒廠應該沒問題吧,而他手裏的錢加起來,差不多有1.6倍個一百萬吧。

“猜不出來。”金利想不明白,從他認識少年才過去半年多,陳玉蓮縫地毯是掙不了多少錢的,哪怕把活兒包給別人幹,一個月賺一二百塊頂天了,李金澤說林躍開了一家修車鋪,那能賺幾個錢?再加上六頭野豬的錢,滿打滿算也就大幾千吧,建啤酒廠是不夠的。

“猜不出來就慢慢猜。”林躍看看手表,發現將到放學時間,便揮手告辭:“幫我把那些大麥看好了,要是發黴腐爛了,你們照價賠償。”

金利一臉錯愕,要知道買大麥的錢可是雙烏肉制品廠出的,他居然想空手套白狼?

“過分了啊。”

“不過分,算我借你們的。”林躍說道:“要是我不給你出主意,為養殖場供飼料的錢就給陳家村的人掙了,還有縣裏批給你們的十幾萬貸款的事,你總不能讓我白幫忙吧,進四出六……”

他走了。

金利的心情有點兒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