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七十七章 上央視(第3/3頁)

“我就跟你說嘛,林躍從來不打沒有把握的仗,當初嫌他去讀理科,怕他把自己讀成書呆子的人是誰?”何瘸子在後面擠兌李金澤。

“你說的對,你說的都對。”李金澤斜了他一眼,小聲嘟噥一句“馬屁精”。

這個何瘸子,以前賣自行車配件,現在賣汽車配件,錢掙了不少,都在村裏起了別墅,說實話,他和金利靠著林躍的指點,一個成了啤酒廠副廠長,一個做了雙烏集團的總經理,錢同樣沒少拿,不過都很低調,就這貨……花起錢來眼睛都不眨。

不過想想金利的話,也可以理解,畢竟是一個瘸子,因為小兒麻痹症沒少遭人白眼,心理肯定跟普通人不一樣,現在有了錢,那肯定是要滿足一下精神需求的。

林躍突然轉頭,望何瘸子說道:“運輸公司的事情辦的怎麽樣了?”

“交通局那邊已經沒問題了。”何瘸子趕緊收拾心情,應付林躍的問話。

“好,運輸車輛的采購過幾天我去談,司機招聘的事由你把關,賣了兩年汽車配件,你也算是半個業內人士了,有些事情不需要我教你吧?”

何瘸子以為他指的是處理和有交通運輸執法權的部門的關系。

“這個你放心,雙烏集團……別說義烏,就是出了金華,到紹興、溫州、寧波那邊,誰也得給咱幾分面子。”

“我說的是司機,一定要靠譜的,別惹事也不能怕事,重要的是要培養幾個信得過的領隊,有合適的人選,沒有駕照的話,集團可以出錢幫忙培訓。”

金利在一邊直搖頭:“這種事你都要操心。”

林躍心想,要是每個人都能像蔣振山一樣,我就省心了。

上過大學和沒讀幾年書的人的最大的區別就是見識和接受新興事物的能力,表現在做事情上,最顯而易見的一點就是有無計劃,何瘸子和李金澤這種人,在本地小打小鬧,倒也能發筆橫財,甚至乘著改革紅利把事業做大了,然而一旦市場成熟起來,跟全國乃至世界市場接軌,如果不能轉變思路,開闊視野,絕對會有被淘汰的一天,正如駱玉珠和陳金水,當然,陳江河算是個異數。

“去央視競價廣告的資金準備的怎麽樣了?”

金利說道:“再有兩天吧。”

“好,我盡快聯系央視那邊,電視台……我還是有幾個熟人的。”

幾人聽說表情微變,這家夥不聲不響的,怎麽跟央視的人也攀上關系了?

他們哪裏知道,當前的身份是沒有關系的,以前的世界嘛,關系還不錯唻,雖然身份換了,但是對那些人的性格習慣,關系網絡,他自認為還是相當了解的,要說找他們幫點小忙,問題不大。

沒有他的正常時間線,上央視打廣告的是春都火腿腸,但結局就跟第一家制造VCD的萬燕一樣,成就的不是它自己,助推了雙匯和雨潤等火腿腸制造商的崛起,當然,這也跟決策失誤有關,這裏的他當然不會犯那些錯誤,而且雙烏集團作為老牌金華火腿生產商,對於火腿腸這類產品,本身就有口碑基礎和品牌優勢。

金利說道:“哦,對了,昨天市肉聯廠的人過來了。”

“說了什麽?”

“想讓我們在之前報價的基礎上上浮5%。”

“不可能。”林躍說道:“如果他們上豬肉罐頭生產線前跟我談,這事兒沒準能成,現在……他們還有選擇嗎?”

一來考慮到市肉聯廠職工的遣散費問題,二來也是給金利一個報仇雪恨的機會,他沒有親自去和肉聯廠的人談,不然的話……就現在的報價,還得往下壓5%,更不要說上浮了。

李金澤在後面說道:“十年前,市肉聯廠不讓我們用金華火腿這個名字,十年後,他們連廠子都保不住了,主動請我們收購,挺有意思的。”

金利也是一副不勝唏噓的樣子,當初肉聯廠險些逼死他們的鎮辦小企業,走到今天這一步……

他看了林躍一眼,不知道該說什麽。

這家夥執著於收購市肉聯廠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把這長達十年的同行恩怨作為企業文化傳承下去,為此都找好了省城的記者,一旦完成收購,會專門出一篇文章,介紹雙烏肉制品廠的崛起之路和市肉聯廠的沒落歷程。

“林躍,電話。”

這時幫金利拿大哥大的何瘸子走到他身邊,把電話遞過去:“是你媽打來的,說家裏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