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二百一十九章 流氓超有文化(第2/3頁)

“你們在幹什麽?!”

便在這時,一個人走進教室。

林妙妙看看講台上的化學老師,又看看手腕的表盤刻度,小聲嘀咕一句:“又來?”

語數外理化生史政地,九科老師,要說嚴厲,田珊珊最嚴厲,偏偏她還是個工作狂,經常性早到教室。

其他人是怕田珊珊的,一看滅絕師太來了,不想做倚天劍下鬼的紛紛回到座位,孫串出鼻涕擤到一半停下來,默默地把紙丟進垃圾桶裏。

“我們在討論一個問題,原子彈爆炸是物理反應還是化學反應,田老師給解答一下唄。”林躍隨口胡謅道。

“……”

林妙妙等人都在看他,這家夥撒起謊來真是溜,明明剛才還在跟鄧小琪討論“變態”的定義,扭臉就蹦到原子彈爆炸的問題上。

田珊珊是不喜歡林躍的,認為這家夥缺少管教,太沒禮貌,不過也可以理解,因為唐元明跟說過,五年前林強夫婦去非洲援建了,孩子一直跟著爺爺生活,直到去年爺爺過世,他便開始獨居,有這種經歷的孩子跟一般家庭的孩子是會不一樣,校長把林躍請回來後,她也嘗試調整心態,不去討厭他。

可是這個問題……

作為老師,總能遇到好奇寶寶,他們中的一些會問出各種刁鉆問題,尤其是化學和物理這兩門學科,不像數學那麽抽象,也不像有爭議的語文題,可以做模糊處理。

“上課。”

田珊珊糾結一陣,沒有做正面回答,直接把課本翻到化學物理及其變化章節。

林躍說道:“田老師,你為什麽不回答我的問題?”

他不問還好,這一問,那些敏而好學的學生都開動大腦思考這個問題,是啊,原子彈爆炸……是屬於物理的範疇,還是屬於化學的範疇?

田珊珊被他搞得一肚子火,這個問題吧,你回答物理,它能站在化學角度看,因為核裂變或者核聚變產生了新物質,你要是回答化學,那原子彈的原理實實在在出現在初中物理教科書上。

所以對於老師來講,問這種問題的學生,九成九是在挑事。

“核反應就是核反應,既不是物理反應,也不是化學反應。”替田珊珊回答問題的不是別人,正是錢三一。

鄧小琪很開心,兩只手在書桌下面不斷輕拍,那張臉詮釋了什麽叫做喜形於色——誰不希望意中人博學多才呢。

林躍呵呵一笑:“既然核反應不是物理反應,也不是化學反應,那為什麽大學裏會開設核物理,核化學,放射化學這樣的學科,來幫助大家用物理或者化學的方法來認識和研究核反應呢?”

“這……”錢三一被問住了。

鄧小琪笑不出來了。

田珊珊陰著臉默不作聲,因為這種事吧,就是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就連科學界那些大牛,也在不斷地給自己的理論打補丁,加設定。

“說個有趣的典故吧。”林躍繼續說道:“盧瑟福大家都知道吧,大物理學家,原子核物理學之父,然而在1908年,他因為對元素蛻變以及放射化學的研究,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還有彼得米切爾,當年就是一個生物學家,但是因為在解決細胞有氧呼吸原理的過程中,創立了化學滲透理論,也被授予了化學獎,所以糾結名字和學術領域其實意義不大。”

田珊珊一臉不爽:“那你問這個問題有什麽意義?”

其他人也被搞懵了,轉了一圈,他說自己的問題沒有意義,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所以理科生的思維是,科學界既然區分物理和化學,那就要有一個清晰的邊界,模棱兩可是不被接受的。而哲學是關於世界觀的學說,是具體科學的概括和總結,通過研究各科學的共同性質和規律,以完善人類對世界的觀點和看法,打個不夠恰當,卻好理解的比喻吧,如果說哲學是大人,那物理和化學就是兩個為一顆棒棒糖爭得面紅耳赤的孩子,所以法國人高考考哲學題有問題嗎?”

臥槽。

他兜了那麽一個大圈兒就是為了證明法國人的試題有水準?

田珊珊並不知道之前他們在為什麽而爭執,對於上面這番話聽得雲裏霧裏,好一陣子才想明白,自己被這小子利用了,或者說耍了,她作為化學老師就是一個背景板,進而惱羞成怒一指窗外。

“出去,你給我出去。”

林躍聳聳肩:“不管是物理還是化學,都是教給人們認識世界的學科,現在我們所討論的東西,有背離這個目標嗎?沒有吧?既然你稱呼我們同學,那便意味著你是在跟我們一起學習,一起進步。提出問題,通過集中討論,各抒己見來嘗試解決問題,這個共同學習的機制不對嗎?而教室是為這個機制服務的場所,所以,我為什麽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