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我男人死了

大雪過後, 黎陽迎來了今冬的第一場雪。

白雪無風,碎鵝毛似的飄落下來,積少成多, 天將明時還是薄薄一層,巳時一過便沒了腳面。

西街正中,一跛腳老婦停到正在煮面的珍娘旁, 有力無力的打聽道:“勞煩問句,灃元堂怎麽走?”

珍娘自煮面的霧氣中扭過頭,伸手指了自己斜對面的那家醫館, “那間鋪面就是灃元堂了!”

“多謝!多謝!”不識字的老婦目珠定在灃元堂的匾額上, 面色歡喜, 連連道謝之後,提了提手上的包袱, 邁著步子朝前去了。

珍娘上下打量她背影, 見著她拎的包袱不小, 一見又是旁處慕名而來的。

一正在攤上吃面的小夥子扭過頭來, 亦朝著灃元堂眨巴兩下眼,而後小聲朝珍娘道:“嬸嬸,又一個來問灃元堂的?”

珍娘手執筷子在鍋中攪撈了兩下, 隨後撇嘴道:“可不, 這才多久啊,倒真讓她幹出點名堂了。她才來時, 我還以為憑一個女子如何能支得起一家醫館,誰知不光支起了,倒幹得紅火。”

小夥往口中送了一大口面, 笑道:“看著倒是柔柔弱弱的, 倒真能幹。聽說她給人看病, 比別家的醫館便宜得多,而且有一些窮苦人去她那看,她還不收錢。”

“賠本賺吆喝唄。”珍娘陰陽怪氣道。話中發酸。

實則才來時,她瞧著那個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女子,怎麽看也不是塊做生意的料。

一腕面撈出來,自涼水中過了一遍,又加了碗雞湯,隨後給客人端頭過去,最後就勢坐到那小夥對面,從一旁抓了把瓜子,眼睛始終未離人來人往的灃元堂,“小娘子有幾分本事,模樣長得也好,她說她是黎陽人,可我從前在這條街上也沒見過這號人,說她是小家碧玉,倒也不像,瞧著臉上倒有幾分富貴人家的氣質。”

小夥笑道:“嬸嬸,你還會給人看相啊?旁的我倒是沒瞧出來,只覺著鐘娘子長得好看。”

姜芙在此化名鐘芙,這條街上的人都喚她鐘娘子。

一口瓜子皮吐出去老遠,珍娘用奇怪的目光盯在小夥子臉上,見他眼露桃花意,一下子品出了些什麽,不由輕笑一聲,“劉繁,你小子不是看上人家了吧?”

此話正戳心口,那叫劉繁的小夥子也不反駁,只是笑笑,將臉恨不得埋進面碗裏,臉紅到耳根。

珍娘一拍桌子,將手裏瓜子覆蓋於上,“我說你怎麽三天兩頭的跑我這裏來,不是幫我刷碗就是幫我煮面,原來你小子是另有所圖啊!”

“嬸嬸說笑了,侄兒這不是怕您累著,心疼你嗎!”小夥子笑得合不攏嘴,卻也不忘貼上幾句話好。

“得了吧你,你小子一貫會算計的,吃虧的事兒你哪肯做。”珍娘笑著朝他翻了個白眼兒,“不過話說回來,你真相中她了?”

劉繁點點頭:“長的好看,還有本事,我幫您去她鋪子裏送過兩回面,說話聲也柔柔的,人也隨和。”

幫她去送面已經過去有些日子了,珍娘在心裏細細一過,這小子是一早便盯上人家了。

她眼珠子一轉,忙又道:“你眼光不錯,我瞧著這女子也成,能賺銀子又能持家,若你們兩個成了親,一同打理那鋪面,不用過兩年,就發了。”

八字還沒有一撇,已經有人盯住姜芙,要拿她當搖錢樹,原本珍娘也想給姜芙做個媒,這回自家侄子發話,當然心也跟著活了。

“我倒沒想那麽多,”劉繁還算是個老實人,“我就是喜歡她那性子,可我一見了她就講不出話來。”

“傻小子,這事兒包嬸嬸身上了,我先去探探口風。”

西街算不得寬,人來人往,時而對面的雞湯香氣就能飄進醫館中來。

姜芙來此已經有幾個月,灃元堂的名號便在四周傳開了。

在她這裏抓藥,收的都是最低價格,施針治病亦然,一見就是窮人家,姜芙便不收銀子,因而來她這裏瞧病的越來越多。

雖然掙得不多,每日又辛苦,可姜芙覺著人生充實又自在。

自給自足,溫飽不成問題。

且她在此名聲好,一些病人感謝她,時常提著菜肉來看她,時而她連菜也不用買,光是送的吃也吃不完。

櫃上還雇了兩個人,後廚一個小姑娘負責煎藥,給姜芙打下手,櫃上一個小童負責抓藥記賬,平日就住在鋪子裏,三個人也算做伴。

這會兒姜芙正給一位婆婆施針治頭疼,且聽與婆婆隨行的老伴兒擡臉問道:“鐘郎中,我一直想問你來著,你匾額上的灃元堂,這灃元二字是何意啊?”

老爺子讀過幾年書,識得幾個字,見這會兒姜芙不忙了,終忍不住閑話問起。

借著等針的工夫,姜芙坐下來,聽他這般問,便笑道:“兄長名中帶灃字,元,始也,就當是一個美好的願景,盼著來到灃元堂的人身子都能恢復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