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節 國事家事

“爺,該休息了。”香菱送上來一盅紅棗蓮子羹時,馮紫英才意識到已經子時了。

方有度的文采不錯,不過還是欠缺一些經驗,但是在案情情節上寫得太多,有些頭重腳輕了。

這不是話本小說,而是政論文章,案情言簡意賅,論述要詳略得當,突出重點。

估計方叔看見自己這樣大刀闊斧的刪減他苦心孤詣之作,得吐血三升,但沒辦法,如果不是考慮到創刊號需要一些勁爆點來刺激閱讀欲望,他連刑部案件這一類的文章都不想用。

字數上就肯定要壓縮了,關鍵把所要表述的意思,也就是對此案暴露出來的問題和給出的建議講清楚,就達到目的了。

《內參》目前還只停留於馮紫英內心中,真正如何形成一份可以長久辦下去的政論性的報紙期刊,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許獬那邊的文章還在醞釀中,很顯然那邊很重視。

不知道究竟是不是有些誤會,這種重視超過了馮紫英的預料,但馮紫英也無所謂。

總而言之,這份重視未來會得到回報,他們以為自己代表著齊永泰和喬應甲,但他們很快就會意識到,齊師和喬師固然是自己的有力後盾,但是自己本身亦然。

這種感受會讓他們逐漸形成習慣,然後才會真正意識到自己的分量,這會有一個過程,但是卻是一個不可逆轉的過程。

除了許獬和方有度的文章外,馮紫英也給鄭崇儉布置了任務,對三邊軍務做一個綜述性質的評估,讓他收集從永隆元年以來三邊四鎮的軍事將領調防、軍餉軍糧軍備補充、四鎮內部軍務突出問題、河套地區韃靼人內部變化等來做一篇文章。

這篇文章倒是把鄭崇儉難住了,因為這些情報雜亂無章,各方面都有,兵部職方司那裏就是匯總,當然還可以調取龍禁尉、刑部陜西司那邊的一些情報,但這太龐雜了,如何來評估描寫簡直就是漫無頭緒。

鄭崇儉表示這篇文章沒法寫,但是當馮紫英給了他一個明確的主題之後,一切都變得格外簡單了。

的確很簡單,給出一個命題,然後圍繞這個命題來從這些海量的情報中來收集符合這個命題的證據依據,那就簡單了。

實在不夠,還可以從龍禁尉和刑部陜西司那邊收羅一些,甚至直接行文給陜西都司和行都司那邊,針對性的了解情況。

這幾乎就是作弊,但前提是你必須要確定的確要發生某件事情,否則帶來的禍患亦是不小。

不過從父親那裏傳來的消息已經足以讓馮紫英確定寧夏鎮現在已經處於一種近乎於失控狀態下了。

石光玨瘋狂的撈錢,甚至已經到了一種不顧一切的地步,不知道他有沒有想過即便是他能把他付出的十萬兩銀子撈回來,卻還有有沒有命享用。

如父親所言,寧夏鎮就如同一具紙糊的燈籠,外表看起來依然光鮮無比,但是只需要輕輕一戳,便是一個窟窿,多戳幾下,也許就是千瘡百孔四處漏風了。

問題是寧夏鎮面對的是北面韃靼人的狂風啊,這風一旦刮進來,那就是火燼燈滅。

馮紫英現在幾乎就是一種近乎忐忑而又期待的心態等待著這一切的發生。

之前他也曾想過是否可以提前預警,但只是軍務,不比其他,冒然建議,恐怕難以達到目的,反而會讓自己處於一種不利地位,他不是精致利己主義者,但是卻也不願意冒著自身危險去揭露什麽。

所以這樣一篇文章,也許到最後會變成一篇神預言一般的建議,幫助自己和鄭崇儉收益巨大,但是在現在恐怕未必能起到多少預警作用。

手指輕輕在馮紫英太陽穴處按壓著,嗯,略微有些緊張和生疏,自然就是香菱而非雲裳了。

香菱很順暢的融入到了馮府中,大小段氏都很喜歡香菱的模樣和性格,馮紫英甚至都知道連雲裳都有些嫉妒了。

短短一二十日裏就能“奪寵”,當然這個“寵”也幸虧是自己母親而非自己的,雲裳還能接受,但也足以說明性子和順憨厚的香菱有多麽受歡迎了。

處子身上特有的幽香縈繞在馮紫英鼻息間,仰靠在椅背上的馮紫英忍不住吞了一口唾沫,喉結處滾動了一下。

他已經滿了十五歲,按照這個時代男子計算,他已經是十六歲的人了,當然並未滿十六歲。

香菱比他大一歲,是實打實的滿了十六歲的黃花大姑娘了,只比雲裳大一歲多一點兒,但光是從身材曲線就能看得出來比雲裳誘人不少。

嗯,應該說香菱被人販子拐走那幾年,沒虧待她,發育良好。

“香菱,在咱們家裏習慣了麽?”馮紫英這段時間太忙,基本上沒有顧得上屋裏邊的事兒,所以也沒怎麽詢問香菱的生活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