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節 賢妻若斯,夫復何求(第2/2頁)

沈宜修臉微微一紅,嬌媚地白了丈夫一眼:“妾身是婦人,自然是要想這些事情,哪裏像相公都是操心大事。”

馮紫英被沈宜修的話逗得心情稍松,搖著頭:“宛君非俗人,焉能等閑視之?為夫若是要去山陜,自然是希望宛君隨行,不過桐娘太小,而且陜西瘟疫方起,我不能讓你們娘兒倆冒險。”

“其實疙瘩瘟雖然兇險,但是也非不可制,相公當年在京師水災之後瘟疫爆發時便能拿出方略,一舉成名,想必對如何應對疙瘩瘟也是有些心得的。”沈宜修對自己丈夫還是充滿信心的,自己丈夫每每都能有驚艷之舉,這一次她相信也不會例外。

馮紫英見妻子信心滿滿的樣子,也不禁啞然失笑,他也不能讓妻子們太擔心,“對策為夫自然也是有一些的,但還是要到實地才知道效果如何,不過現在還說不到那個份兒上,巡撫陜西非重臣不能擔當,為夫的資歷還是淺薄了一些,齊師他們便是有此意,朝廷也未必就同意。”

沈宜修搖頭不信,“這可不是什麽肥缺活兒,而是擔當重任,只怕朝中沒幾個人願意去,便是想去的,只怕也沒這個資格和能力,不過是想要搏一把功名富貴罷了,可一旦搏輸了,他個人倒是一條命而已,但是危害的卻是整個大周江山,諸公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但相公不一樣,你無此必要,但卻有此能耐和魄力決心,這才是朝廷所看重的。”

沈宜修的話讓馮紫英也是忍不住挑眉,自己這位長房嫡妻對自己真的是信心百倍啊,認定自己真的去了陜西就能力挽狂瀾?可連自己都還心裏沒數呢。

那可不是幾個州縣的事兒,陜西可是八府二個直隸州,屬州二十一個,九十五個縣,囊括幾乎整個西北邊陲,相當於後世的陜甘寧青四個省,加上內蒙古的河套地區,地域之遼闊非一般人所能想象得出來的。

見丈夫一臉似笑非笑的神色,沈宜修越發要給自己丈夫打氣,不能讓丈夫心中不踏實,“相公是不是覺得妾身在故意讓你放心,所以有些誇大其詞了?”

“嗯,有點兒,宛君,你這個盲目推崇,讓為夫既驕傲又心虛啊,萬一我真的要去陜西,又沒有幹好,那豈不是讓朝廷失望,讓宛君你也失望,我的光輝形象就在你這裏坍塌了,那太不值當了。”馮紫英半開玩笑。

“相公說得也不算錯,妾身是有點兒為您打氣的意思,但是卻非盲目妄言。”沈宜修淡淡地道:“您去陜西是有幾大別人不具備的優勢的。”

“哦,說來聽聽。”馮紫英笑了起來。

“一是夫君寧夏平叛時就去過陜西,對陜西不算陌生,在三邊四鎮都小有名氣,這些邊地和陜西內地其實是息息相關的,軍中子弟要想讀書出身的,誰又能不知曉您小馮修撰的名聲?單憑這一點,您就具備其他人所無法企及的優勢。”

沈宜修這句話還真沒錯。

大周立國之後便是奉行以文馭武之策,武將在邊地雖然位高權重,但是在朝中在內地卻是不受待見的,武將們的子弟們若是能讀出書來自然是比跟隨父兄當武夫更值得投資的,所以這也是如馮紫英、孫傳庭這些都是武人出身但讀書出來,便直接奔著文臣去了,再無想要回去當武人的想法。

馮紫英武勛出身,但是卻是以文臣之名大噪,讓武人子弟們都是為之仰望,如果家族中有能讀出書來的,當然願意去當文官,而馮紫英現在是北地青年士子領袖,能結識馮紫英甚至得馮紫英看重,無疑能為家族中讀書的子弟多一分人脈。

“所以這還不僅僅是軍中子弟,便是陜西,那也是北地腹地,文人士子誰又不知道夫君的名聲?”沈宜修含笑道:“誰又不願意交好您這個未來前程不可限量的政壇新星呢?連父親在信中都在說山西官場亦有不少人提及夫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