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節 抓軍權,樹威信

孫一傑的靠攏在馮紫英預料之中,但是他並不太滿意。

來得太晚了一些。

這家夥優柔寡斷,看不清形勢,或者說還在存著一些想要索得更好條件的心思,但這很不聰明。

不過只要來了,馮紫英還是願意給機會的,畢竟對方是自己要拉攏的人,和自己並沒有根本性的矛盾。

擺在馮紫英面前的問題,或者說任務,就是要盡快解決西安這一片的問題,一是西安府的問題,二是西安四衛的問題。

西安府二十多個州縣,徐良彥依然是首鼠兩端,連馮紫英都還在考慮怎麽來處置,而西安四衛就不用說了,這是馮紫英控制陜西軍權的重要抓手,也是耽擱不得。

“西安四衛的問題全城皆知,甚至連四衛內部自己都清楚,但關鍵是裁撤老弱冗員簡單,如何讓其恢復戰鬥力才是最重要的,在潼關衛介入河東戰事之後,西安四衛就是關中平原最重要的武力,我需要在半年之內讓其脫胎換骨,成為一支隨時可以一戰的衛軍,就算是沒法和邊軍比,但起碼也要達到潼關衛軍的水準。”

馮紫英頓了一頓,看著鄭崇儉三人,“我打算交給你們,那邊越山營、突鋒營、摧城營那邊已經有了一定成效,接下來就等他們以戰代練吧。”

鄭崇儉三人是被馮紫英馬不停蹄地招來,對於他們三人來說,在整編越山營、突鋒營和摧城營三營過程中學到了很多,比起在山西那邊民壯整編要難得多,具有挑戰性得多。

這一兩個月間,三個人都瘦了一圈,眼見得有些成果了,又被馮紫英招到西安,一丟過來就是四衛涉及到數萬人的衛軍。

西安四衛是整個陜西都司的主力衛軍,除開在三邊四鎮轄地隸屬於邊鎮直管的衛所外,基本上就占了其余諸衛衛軍中的一半編制。

像漢中衛、寧羌衛、延安衛、綏德衛、慶陽衛、秦州衛這些衛所軍隊都只有一營編制,但是西安四衛每一衛少則兩營,多則三營,十個營三萬多人馬,比其他諸衛所加起來還要多。

“紫英,越山營、突鋒營和摧城營還遠未完成訓練,或許和尋常亂軍打一打沒問題,但是說實話,如果伯顏寨和拜堂寨的人馬要突然反撲,他們未必能取勝。”鄭崇儉忍不住勸道:“你現在又改變主意要整編西安四衛,這別說半年,一年也未必能整訓成功,而且按照你說的,西安四衛現有人手全數裁汰,我們赤手空拳來組建整訓,哪裏能有這麽大本事?”

對於鄭崇儉三人來說,他們要做的就是組織人員、物資和經費來進行統籌安排,布置籌劃訓練計劃,推進計劃執行,力求達到訓練效果,但是實際上的訓練還是要交給軍官和老卒的。

他們要做的就是牢牢把控住軍官們的動向,督促訓練執行到位,但馮紫英是要讓西安四衛從一無所有開始,這個挑戰性太大了。

哪怕是越山營、突鋒營和摧城營起碼在士卒人手上是不缺的,而且這些亂軍士卒中許多都是從三邊四鎮中出來的逃卒,其中軍事能力不俗者亦是不少,所以只要梳理清楚,推動起來,效果就會馬上起來。

但這西安四衛就不能比了。

西安四衛和當年的京營有一比。

可以說從元熙年間開始西安四衛就基本上沒有出過城打過仗,按照謝震業的說法,關中平原本身就是陜西最富庶的區域,西安四衛就是作為陜西都司後備隊存在,這十多二十年都沒有打過仗,基本上是慢慢養廢了。

西安四衛從參將、遊擊到守備、千總,基本上都是被原來的武勛子弟占據,這些人在西安城裏養尊處優,每月的例行訓練基本上點個卯就算數,到後來甚至連點卯都走過場,讓長隨仆從去,下邊士卒們也都是有樣學樣,發展到後來,幹脆就私自脫軍籍了。

從永隆二年開始到現在,西安四衛原本應該是在籍在編士卒三萬五千人左右,但實際上只有一萬七千人,也就是一半以上,要麽就是直接脫籍了,要麽就是在籍不在崗,吃空餉。

這些脫籍者要脫籍就要付出一筆銀子,脫籍之後要落戶西安府各州縣,那就也得要一筆銀子。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陜西都司和西安府各州縣的官員們都是從中分肥不少。

即便是剩下的這一萬多人中,也多是以老弱為主,多年未曾習練訓練,要說拉上戰場打仗,簡直就是笑話。

正因為如此,馮紫英的意思就是將這一萬多人要麽直接轉入屯衛,攆到鞏昌府那邊去墾荒,要麽就花銀子自贖,買斷軍籍,轉籍鞏昌府那邊去,而西安四衛從流民或者亂軍降卒中來招募,采取募兵制。

這涉及到重大的軍制改革,非同小可,但是馮紫英還是打算嘗試一下,起碼在面臨亂軍的壓力下,這個時候改革一下,朝廷那邊壓力也不會有那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