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節 運籌帷幄,合謀布局(第2/2頁)

馮紫英的這一番設想更讓在場眾人無言以對,如果真的發生這種情形,那可就真的是陷入泥潭了,北線軍團被拖到那裏,肥的拖瘦,瘦的拖死,光是十多萬人的糧草補給就能把朝廷拖垮,遼東鎮根本就支撐不起這樣的消耗。

“紫英,按照你這麽說,遼東就永無安寧了。”張懷昌有些傷感地道,他是遼東人,是對建州女真作戰的堅定主戰派,馮紫英的話讓他倍受打擊。

“那也未必,我們還需要徐徐圖之,而且也已經開始見到效果,不過仍然需要時間而已,但現在不是說這些的時候,我們還是要解決當前杜松部被圍的問題。”馮紫英搖搖頭:“非熊,你還有其他意見麽?”

王應熊抹了一把臉,遲疑著道:“戰事發展到這個地步,恐怕增援是必須的,另外我覺得遼東軍內部矛盾不斷也是削弱其戰鬥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否則遼東軍的戰鬥力不至於被兵力居於弱勢的建州女真打得如此狼狽,建議部裏可能要考慮調整遼東鎮總兵副總兵的人選。”

王應熊沒做具體的戰術建議,畢竟那是人家楊嗣昌最拿手的,自己再要去插言,只會得罪人,而且自己也不見得就能拿出更合理的建議來,就只能就遼東鎮的人事提出建議了。

這也是迫在眉睫的問題。

曹文詔和遼東本土武將的不睦已經影響到了戰事推進,現在雙方互不信任,這樣的仗打下去,只會釀成更大的危機。

但是戰前換將,合適麽?

張懷昌也有些拿不準。

孫承宗是左侍郎,主管武選司,如果要調換遼東鎮主官,他的態度很關鍵。

孫承宗一樣很為難,曹文詔論表現並不差,但是關鍵是遼東鎮仍然是一個以本土武將群體為主的邊鎮,曹文詔這種從外鎮過去的武將一直沒能贏得遼東鎮本土武將群體的認可,這一點上曹文詔遠不及馮唐的老練圓滑,當然其在威信上也無法和馮唐相比。

也就是說,或許曹文詔是一個合格總兵,但是卻不適合遼東鎮。

既然不合適就要果斷調整,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現在戰局處於僵持狀態,杜松部還能堅持兩三個月,曹文詔本部以及屬於他的賀人龍部兵力並不多,如果在北線軍團能夠順利抵達情況下,讓趙率教接替並非不能接受。

“尚書大人,我覺得非熊建議應當考慮,曹文詔打得不錯,但是與其他人配合不太默契,相比之下趙率教表現更好一些,如果可以的話,我建議由趙率教接替曹文詔出任新任遼東鎮總兵。”孫承宗思考了一下才道:“但建議等到北線軍團抵達沈陽時再來交接。”

“可要等到北線軍團抵達沈陽,時間和補給怎麽辦?”張懷昌不解地問道:“看樣子稚繩你有把握?”

“呵呵,這該問紫英才對,登萊水師一直在大沽和榆關行動,而且據我所知在牛莊和金州也一直在營建碼頭,不知道進展如何了?或許可以承擔這樣一場戰事運輸吧?”孫承宗笑著把話題丟給了馮紫英。

馮紫英很郁悶,沒想到被孫承宗給算計了,看來人家也是早就盯上了自己在榆關、大沽和登萊水師上的布局了,不愧是前世明末屈指可數的知兵能臣。

張懷昌訝然,“紫英,怎麽你還給我們打埋伏不成?榆關和大沽我知道是你在永平和順天時有所謀劃,這牛莊和金州你也有所布局?”

馮紫英尷尬地幹咳了一聲,“尚書大人,下官哪裏敢?不過是當初和沈有容商談時,建議他以登萊水師的名義與北地商人合作,軍民兼顧,在牛莊和金州籌建碼頭,水師可以保護民船,但亦有權使用港口碼頭,進京之前在天津衛和沈有容一談,牛莊那邊進展頗大,金州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