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節 道真相紫英欲插手(第2/2頁)

“另外,我建議要對京營和上三親軍進行整編。”馮紫英這一句話倒是引起了張懷昌和孫承宗的興趣。

“京營整編倒是說得過去,不過上三親軍,紫英,他們歷來只負責宮禁守禦,也是皇上親控,要整編上三親軍依據何在?”孫承宗看了一眼張懷昌,沉聲問道。

“兵部有統管整個朝廷軍隊的權力,車駕司不但負責驛傳、運輸,也負責儀仗和禁衛,只不過兵部車駕司一直未曾履行這份職責,而又皇帝私人掌管,這也導致了很多問題,據我所知宮禁上極其混亂,後宮妃子爭相賄賂宮禁士卒,內侍與上三親軍官員亦是關系匪淺,上三親軍戰鬥力急劇退化,甚至到了腐朽不堪的地步,鐵網山秋狝就是一個典型範例,若非上三親軍無能,皇上焉能受此刺殺重創,弄得現在這副模樣,朝廷還要被迫和南京偽朝談判,這成何體統?!”

張懷昌笑了起來,這個家夥饒了這麽大一個圈子,其實是變相表達對朝廷與南京談判不滿啊,或者說是對他未曾參與到朝廷與南京談判的事兒不滿。

孫承宗也聽明白了,他也捋須微笑,他一樣對此不滿,作為還在與南京打仗的兵部兩位侍郎,居然不清楚朝廷和南京談判的內情和進度,而談判的人據說居然是禮部派出的人,這簡直太荒謬了。

“呵呵,稚繩,紫英,朝廷和南京談判這事兒的確有,我也知道,不過麽,談歸談,能不能談成,能談到什麽程度,現在還不好說,我個人不是太看好,但即便是要談成的話,我覺得啊,那也是對咱們有利的,……”

張懷昌在說到最後一句“咱們”的時候,加強了語氣,孫承宗和馮紫英都明白,這個“咱們”不僅僅是指朝廷,更可能是指“士人”,指“文官”。

“懷昌公,我們不反對談,但起碼我們兵部該有人參加吧?戰場上打不回來的,談判桌上也談不回來,這個道理都明白,歸根結底還是要靠咱們在戰場上打得如何來決定,當然我也理解朝廷難處,比如陳繼先首鼠兩端啦,王子騰又兵進南直隸增添變數啦,現在北邊建州女真和白蓮教又在作妖萬一打爛江南朝廷無力支撐啦,可如果不展現足夠強勢的實力,南京方面肯定會異想天開,漫天要價,要我說啊,義忠親王要想坐上皇位,不是不可以,但得和咱們內個,和咱們文官朝廷約法三章,……”

馮紫英的話把張懷昌和孫承宗都嚇住了,二人都下意識地環顧左右,並無其他人,張懷昌這才松了一口氣,皺起眉頭:“紫英,慎言。”

“大人,這不就只有咱們仨麽,我也就實話實說罷了,義忠親王和湯賓尹、繆昌期、顧天峻這些江南士人捆綁在一起,只能同患難,不能共富貴,這個道理我們都明白,義忠親王不就是想要把帝位傳承轉到他這一脈上來麽?當了二十年太子卻如此憋屈地被皇上給奪了,肯定很難受,很不甘,現在皇上神志不清,身體日壞,他當然要有想法了,立南京偽朝其實也就是存著看能不能借江南之力奪回正朔,如果不行,那就幹脆把江南賣了換回帝位一脈也不錯,……”

馮紫英言簡意賅,通俗易懂地把這裏邊道理說出來,張懷昌和孫承宗都忍俊不禁,雖然大家都明白這個道理,你也不能說得這樣直白啊,這也太傷天家尊嚴了。

不過對義忠親王朝廷文臣們印象都不太好,因為其性格有些像早期的元熙帝,不過念及義忠親王現在已經五十好幾,再說身體好,也已經出現一些衰老病痛的征兆,所以內閣和朝廷文官大佬們也都覺得可以談,反正就是張氏一脈中兜兜轉,沒什麽不能接受,為了大局嘛,總不能讓建州女真和蒙古人以及白蓮教這些叛匪占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