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別打了,成不?(第2/2頁)

五名將領在五郡之地展開的軍事行動震動涼州,所有人都為此感到震怖,紛紛意識到這個來自雒陽的海內名儒的大弟子實在不是什麽良善之輩,不僅能讀書,而且還非常能打,更關鍵的是,手握大義名分。

動輒一個謀反、通敵的大帽子扣上來,家裏有羌胡人等就硬說那是之前涼州叛軍的余孽,說人家通敵叛國,私藏罪犯,暗藏甲胄,說著就把人家族夷為平地。

關鍵他手上的軍力實在是很強,身邊的人還都很能打,壓的大家喘不過氣來。

於是尚且還沒有被劉備的軍隊列入掃蕩清單的涼州地方豪族覺得正面和劉備作對是不明智的行為,好漢不吃眼前虧,人家正在燒三把火,沒必要在他面前跳。

給人家惹火了,那是真的要殺人的,被殺的還沒地兒說理,最大的道理都在人家手上,說不過。

於是一個兩個盤算了一陣,決定象征性的交出一批人給他,也算是對付了眼前的局面,表了一個態度——咱們絕不和您作對,您老人家高擡貴手,讓咱們過幾天安生日子,可好?

打仗什麽的大可不必,咱們服您,別打了,成不?

武威郡、酒泉郡、張掖郡和敦煌郡這四個郡暫時沒有被劉備的軍隊進入、討伐,但是盤算著劉備解決這場戰事之後,鐵定對他們下手。

涼州牧是整個涼州的頂頭上司,劉備不可能放過他們。

與其到時候讓他麾下的軍隊來和大家“講道理”,不如大家主動過去和他交個底,能文著解決,咱盡量不動武,可好?

於是隨著五郡討伐計劃的展開,涼州十郡之地的人口返還潮也開始了。

進入中平三年九月份中旬,幾乎每天都有每個郡傳來的地方豪族歸還隱匿戶口給官府的消息,多的返還幾百人,少的返還幾十人,單個來看比較少,一個郡一個郡的來看,就多了。

到中平三年十月初,半個多月的功夫,各郡匯報上來地方豪族歸還的戶口人數總數已經超過兩萬,規模不小,力度空前。

這絕對是一件好事,也印證了劉備之前的猜測——涼州的極限生存家們都在努力的活著,還在奮力地掙紮,沒死。

只要確定了這件事情,這場仗就沒白打。

不過隨著人口的返還潮,隨之而來的還有地方官府對州府的求援潮。

沒糧食。

人驟然多了起來,要糧食養活那麽多張吃飯的嘴啊。

您老人家又高又硬,搞回來那麽多人口,當然是好事,但是人家搞農業生產之前,總要吃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