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 他要讓神聖東漢帝國走向死亡(第3/3頁)

簡而言之,殼子用我的,外衣穿我的,宣稱是我的,至於裏面是什麽……

統治者大人您看您怎麽喜歡就怎麽來。

身段柔軟的古文學派和古文經典對此非常擅長。

然而此時此刻的情況和當年又有所不同了。

今文學派面對的是一位優秀的權謀皇帝,而古文學派面對的是一個八歲的小天子。

新時代的白虎觀會議沒有漢章帝那種成年天子了。

漢章帝受過完整的皇權教育,也經受過完整的經學教育,對儒家經典有自己的看法,對如何統治也有自己的看法,並且還是一位地位穩固的成年天子,儒士們面對漢章帝,是弱勢的。

劉協沒有這些條件。

他現在只是一個學識不足的小天子。

這小天子當然不能決定一切,也沒有能力決定一切,所以事情到底該怎麽辦,還要看待四輔臣的意見,而四輔臣裏話語權最大的,就是劉備。

劉備同時還是左氏春秋閥閱之主。

所以在新時代的白虎觀會議之中,能為大漢的未來道路做出最終決定的,是古文學派的自己人——劉備。

等於劉備又是裁判,又是選手。

在這件事情上能夠和劉備事先召開內部會議,對古文學派來說,好處當然是最大的。

他們所希望的,是劉備可以多多向著古文學派,盡可能地保留一些對學派、家族有利的內容,而不要和當年白虎觀會議的時候那樣,被漢章帝決定了太多的東西。

今文學派被漢章帝弄了一個半身不遂,古文學派先天不足,要是再被弄個半身不遂,還能執政嗎?

而對於這些,劉備的態度比較明確。

他不贊同當年白虎觀會議留下的很多東西,不贊同漢章帝所確定的很多東西,甚至是完全反對的態度。

但是表面上,他是純粹站在古文經學派的角度反對這些東西。

所以,對一百年前今文學派和皇權達成的協議,他的意思是要【批判繼承】。

不能全部反對,但是,也絕不全面接受,考慮到現實因素,不能推翻全部,但是,總有一些東西是要做出改變的。

他要全力砍出一刀。

而這一刀,就砍向了漢光武帝、漢明帝和漢章帝三代帝王接力確立起來的神權統治體系。

簡而言之,他要在這場會議上讓神聖東漢帝國走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