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八章 遇事不決,禍水東引(第3/3頁)

根據度田法令的要求,日南郡這種地方,一個漢人成年男子可以分配到一千畝土地,一個女子也能擁有五百畝的土地,一個三口之家最少可以擁有一千五百畝土地,最多則可以擁有兩千五百畝土地。

這個土地規模在中原之地就算是一個響當當的地方豪強的配置了。

當年劉備剛起家的時候也就兩千多畝土地,那樣就已經是一郡之地武德充沛的代表性家族之一了,而在日南郡,因為地廣人稀,不缺土地只缺人口,就算是給那麽多的土地,土地數量還是非常之多。

日南郡還算是好的,北邊一點的九真郡有數量非常龐大的平原之地和一看就相當肥沃的土地,但是九真郡卻沒有那麽多人可以去耕種這些土地。

這麽大數量的土地,只靠一家幾口人,就算腰都斷了也耕種不了那麽多的土地,必須要請人幫忙,或者找奴隸來幫著耕種土地,主家只需要監督這些土人就可以了。

所以法正認為,對付這些土人,不能只靠官府。

只靠官府和軍隊對付這些土人顯然是不夠的,如果可以將土地分配完成,然後將度田法令裏的要求貫徹落實,那麽就能推動日南郡的土地擁有者們對土人奴隸的大規模需求。

沒有需求的時候,只靠軍隊來對付土人,投入產出比是很低的。

但是當市場提出需求的時候,投入產出比就會瞬間提升,乃至於這會成為一門生意,成為人人都願意去爭搶的生意。

就好像當年劉備抓了七十多萬草原俘虜之後,因為中原地區有需要這些俘虜的豪強大戶,所以大批大批的俘虜被售賣到冀州、青州、徐州、兗州之地。

現在,他們同樣可以在日南郡做一番嘗試,看看這些土人俘虜到底能不能打開市場。

法正提出這個想法之後,甘寧和馬超都覺得這可以試試,雖然之前沒有經歷過,但是既然有這個可能,那麽就要試一試。

他們總要找到一個長治久安的法子,總不能讓漢軍一直停留在這裏對付這些土人的突襲,那漢軍什麽事情都不用做了,就在這裏無休無止的打治安戰好了。

俗話說得好,只有千日剿賊,哪有千日防賊?

不過馬超還有點擔心這個事情不太好搞,擔心這個事情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操作才能見效,而軍隊無法在這裏停留太久,他擔心軍隊一走,只靠郡國兵維持的話,會比較艱難。

但是法正卻不這樣認為。

法正認為只要官府把度田法令的消息發布出去,再發布非漢人奴隸大量使用的許可,且提供一定量的幫助,那麽日南郡乃至於九真郡那邊的漢人都會聞風而動,主動幫助官府對付土人,抓捕土人。

漢人群體那薛定諤的武德需要一定的激發條件,只要滿足條件,他們完全可以成為“戰鬥民族”。

法正還認為,等時間緩緩流逝,最遲不過一年,日南郡的土人就會面臨一個數量不夠、入不敷出的局面。

屆時,整個交州都會掀起一股抓捕土人做奴隸的浪潮,搞不好大家還要去更南邊、更西邊的密林當中主動尋找更多的土人部落抓回來供給交州的發展之用。

屆時,朝廷也好,地方官府也好,就再也沒有土人襲擾的憂患了。

他有這個信心,他認為自己並不是在開玩笑。

甘寧和馬超沒看那麽遠,對此持懷疑態度,只說要看看結果。

而結果就是,日南郡關於度田法令和最新的奴隸法令發布出去之後,短短五天時間,前前後後就有二十多個本地規模較大的家族前來咨詢相關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