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六章 平平無奇諸葛亮(第2/3頁)

他所見到的,是濃濃的生活氣息,是他之前在徐州、在自己家的族地裏所很少能看到的場景。

他知道,雒陽作為天子腳下首善之地,自然是最先發生變化的地方,如果連雒陽都無法變化,那麽天下之大,自然也沒有能夠發生變化的地方。

而如果雒陽真真切切的發生了觸及到底層的變化,那麽諸葛亮有理由相信,天下之大,遲早也會發生這些他很喜歡的變化。

德觀坊遊歷之後,諸葛亮喜歡上了在雒陽城內四處轉悠。

每一個坊,只要能進去,他都願意進去,他很喜歡和那些坊裏面的居民交談,談一些他們身邊的事情,他覺得自己以後無論是當官還是做學問,都要從這些地方汲取前進的力量。

讀書也好,考試也罷,他的志向,他的夢想,始終都是天下太平。

早年的戰亂生活和長輩們驚慌失措的模樣給他留下了無法磨滅的影響,所以從那個時候開始,諸葛亮便立志,要讓這混亂的日子一去不復返。

而現在,劉備提前幫他實現了這個心願。

但是他並沒有認為他的志向到了需要發生改變的時候。

他過去讀過一些史書,知道這天下有太平的時候,但更多的時候是混亂和無序,一時的太平並不能意味著永遠的太平,一地的太平也不代表總體的太平。

甚至於上層的太平也不能意味著底層百姓的太平。

大官們在雒陽打生打死爭權奪利,這種混亂和無序傳導到徐州這樣的地方,就是兵禍連結,到處都是死人,到處都是戰火,家裏的成人和年紀稍大一些的少年都要武裝起來,頗有一種朝不保夕的感覺。

這樣的印記在諸葛亮的心底裏揮之不去,使得諸葛亮對太平二字的理解和追求和旁人是不太一樣的。

他認為,只有最普通的農戶都能過上太平的日子,都能說說笑笑悠閑度日,那才算是真正的太平,一小撮人的太平不是太平,所有人的太平才是太平。

能看到這些努力生活的人獲得了太平,諸葛亮才能從心底裏認同這是真正的太平。

不過這還遠遠不夠。

行走在雒陽街道上,看著周邊和諧的景象,諸葛亮便在想著,雒陽是太平了,可其他地方呢?

不見得就太平了。

內地太平了,邊地不見得太平,中原太平了,西域不見得太平,所以,這天下距離真正太平,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而如何把這段路走好,或許才是自己所需要考慮的事情。

除了這樣的考量之外,在雒陽行走的這段日子裏,諸葛亮還有兩件最開心的事情。

一是吃到了很多在徐州吃不到的、據說是從宮廷裏流傳出來的美食,味道是真的很不錯,尤其是那個炸雞腿,整個雒陽只有北市這個美食集市才有得賣,而且還是每日限量的。

第一次諸葛亮去排隊還沒排到,第二次才買到了,價格那是真不便宜,但是味道也是真的好,又香又脆,於是諸葛亮還不忘給宿舍裏的四個人帶上一份,大家一起享用美味。

該說不說,美味的炸雞腿在一定意義上緩解了當時四人的焦慮情緒。

這第二件高興的事情嘛,那就是諸葛亮在遊覽雒陽城的時候,認識了幾個新朋友。

比如吃包子的時候認識的荊州南郡人龐統,吃水餃子的時候認識的豫州潁川人徐福、石韜,還有排隊買炸雞腿的時候認識的揚州吳郡人陸議。

說起來,諸葛亮從來不覺得自己是一個很擅長社交的人,但或許是樂於助人的品格,使得他總是能夠認識很多人,來到雒陽之後認識的所有朋友,都是被他幫助之後與他相識的。

比如和龐統的相識,便是龐統在買包子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忘記帶錢了,正在那邊尷尬著,在他身後排隊的諸葛亮看出了龐統的尷尬,於是上前幫龐統買了那份包子。

兩人由此相識,互相得知了對方考生的身份,且報上姓名的時候,龐統很是意外。

“足下便是徐州魁首諸葛亮?”

“足下聽聞過我的名字?”

“各州魁首的名字我都知道。”

龐統笑道:“在下龐統,表字士元,荊州南郡人,也是本次荊州州考第一名,但是沒有足下這般優秀,聽聞足下乃是州考滿分,就算是十四魁首,足下也是排名第一。”

諸葛亮頓時對這樣貌平平無奇的龐統多了幾分興趣。

“是在下孤陋寡聞了,不曾了解其余各州魁首的姓名。”

於是兩人便一邊吃包子一邊聊起了之前的州考和這一次的選考,還有作弊事件等等,因為聊得很投緣,兩人從下午聊到了晚上,還是覺得沒有聊夠,便相約晚餐,又聊了很久才一起返回學生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