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圖紙

顧家人都愣住了。

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直到顧大根愣愣道:“爹,這人好像真的是找咱們家。”

三樹,不就是他爹的名字嗎?

顧璋小腦袋左右觀望,居然沒有一個人去開門?

這可是錢呐!

算了,這個家終究還是要靠他啊!

“我去開門。”顧璋放下手中的木棍,朝著院子門口飛奔而去。

他原本真沒想用這個掙錢!

要不也不會每個只收一兩銀子了。

萬萬沒想到,真有人看出了這個圖紙的價值,而且看起來還挺有人品。

畢竟心稍微黑一點的,都不會買圖紙,直接買一架回去拆開來看就好了。

這年頭,沒什麽木質工藝是仿制不了的。

果然,好的世界,善良的人也多,他覺得自己真的越來越愛這個青山綠水,麥田飄香的美好世界了。

“來了!”顧璋抽開門栓,將院門打開。

門口是一個鬢角微白的老者,臉上帶著和煦的笑,看起來和藹可親。

旁邊站著一位高大結實的漢子,生了一張嚴肅的國字臉。

“小友,龍骨車可是你想出來的?”老者目光掃了一圈院內,心裏有了底。

“沒錯!”顧璋驕傲的挺胸,得意兒勁兒和真小孩無異。

他雙眸鋥亮,睜得又大又圓,目不轉睛的看著燕先梅:“爺爺你要買圖紙嗎?”

被這樣一雙天真期待的眸子瞧著,尤其是面對這張和農家小孩不太一樣的可愛小臉,老人完全沒法說出別的拒絕的話來。

“對,找你們家買圖紙。”

顧璋笑得燦爛:“你們快進來歇歇,喝口水。”

顧老爺子和王氏,手腳都不知道該往哪裏放,生怕自己一個說錯話,銀票就飛了。

秋娘第一個反應過來,趕緊端了茶壺,拿了幾個幹凈的竹杯給人倒茶喝。

“這是山裏采的金銀花和甜草泡的茶,小石頭搗鼓的,在別處都嘗不到。”秋娘將水端給兩位客人。

顧大根接過秋娘手裏的茶壺放下,又大馬金刀的坐下來,端起粗陶碗喝茶。

一家之主的氣勢十足,如果不是從坐下就開始喝水不說話的話。

秋娘見狀有顧大根壓陣,也心安許多,她直入主題問道:“這位老爺打算出多少銀子買這個圖紙?”

說實在的,秋娘心裏也有些打鼓,她還從沒談過這麽大的生意。

顧璋就坐在他旁邊,小腿在空中自在的來回晃,眼瞧著他爹娘之間無形的默契。

燕先梅不著急回答,反而饒有興致的瞧著顧璋:“你叫小石頭?聽說這個從河裏提水的龍骨車,原本是你做出來的玩具?”

顧璋無辜地眨眨眼。

誰這麽貼心,給他編了個這麽好的理由。

頓時就讓他沒那麽突出顯眼了。

他不承認,也不否認,而是坐在椅子上,歪著腦袋問道:“不管我最初做它出來想幹什麽,現在它都是能幫很多人提水澆灌的農具。”

燕先梅眼裏閃過欣賞,他好久沒見這麽機靈的小孩了。

“不能因為嫌棄它還能當玩具,就想便宜買回家,又能提水又能玩,應該加錢才對。”顧璋一本正經地點點頭,“這樣娘才會給我更多銀錢做花用。”

燕先梅聞言,頓時朗朗笑起來:“哈哈哈,說得有理!”

還是個孩子,惦記著手裏幾文錢的花用,估計想著買零嘴吃吧?

燕先梅也不拐彎抹角,從袖口裏掏出一張銀票:“這是通匯錢莊一百兩的銀票。”

秋娘呼吸都略微急促。

顧大根差點把手裏的杯子捏破。

正要一口答應下來。

顧璋插了一句:“若賣給你,我們自己還能造、還能用嗎?”

燕先梅點頭:“當然可以,我買下這個圖紙,就是為了讓更多人能用得上,宣朝地大物博,你們怕是不知道,有多少地方的百姓,飽受汲水之苦。”

原來不是倒買倒賣掙錢的商人。

顧璋原本想談談價的心思也歇了。

任由秋娘和顧大根歡天喜地的應下了一百兩的價格。

顧璋還特地打開兌換界面看了看,裏面有不少農具,他不知道這個時代有沒有這些,但是永河村是沒有的。

源源不斷拿出來不現實,以後缺錢了倒是有個來快錢的法子。

從顧家離開後。

燕先梅看著圖紙,眼中滿是復雜,感慨萬千:“當年要是有這個,景門郡的百姓也不至於受三年饑荒之苦。”

“您已經做了很多了,如果不是您開倉放糧,又四處奔走,當年不知道要餓死多少人。”國字臉隨從認真道。

燕先梅搖搖頭,將圖紙遞給他:“等我修書一封,姜武你便把圖紙送往京城。”

姜武接過圖紙問道:“需要找個靠譜的木匠打一個嗎?”

燕先梅撫了撫白胡須,腦海中浮現顧璋的亮晶晶的雙眸,笑道:“做個小的玩具模型,一同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