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歌太平

明盛帝把折子取回來, 對顧璋道:“若你的面皮去當城墻,保管誰也別想打進來。”

顧璋順著杆子往上爬,一臉理所當然道:“那就更該讓我去了!”

明盛帝被噎了一下。

誰家臣子聽不出這是調侃?要是擱那些古板嚴正的老清流聽到, 怕是要羞愧得無顏見人,臭小子竟然還直接應下了!

“你小子,”明盛帝噎得一口氣不上不下,看到顧璋明媚燦爛的笑容,又泄了這口氣道:“都是成過家的人了,眼看著就要弱冠, 怎還跟小孩似的性子?”

旁人成家之後,都會成熟許多, 明盛帝原也抱著這樣的想法,沒想到不僅沒有成熟, 連衣服頭飾腰間環佩都更鮮亮明艷, 倒更像是個初出茅廬、活潑無憂的小少年了。

“小孩多好, 天天開心無憂無慮!”顧璋笑眯眯答道:“有您護著,我樂意當一輩子小孩。”

明盛帝哭笑不得。

合著他是被賴上了?

不過捫心自問,他就是喜歡顧璋這樣的性子, 因為似乎沒有那層打心底的敬畏和拘謹,烏亮烏亮的眸子裏清澈見底, 沒有陰私晦暗,全是一派坦坦蕩蕩。

高興就誇, 不高興就吐槽,若不滿也不忍著,“你小氣”“一天假都沒有你好狠的心!”諸如此類坦蕩直白的話半點不少見, 相處起來反而透著股松散,讓人每一寸肌膚都放松下來。

顧璋成功賴到一頓禦膳, 吃完一抹嘴,不等被他氣炸的明盛帝趕人,先行一步溜走。

***

永河村,村口大榕樹下。

“來信了!小石頭他們家又寫信回來了。”

如今永河村已經完全變了樣子。

許多人家都修繕了新房子,家家糧食滿倉,一邊是地裏豐厚的收成,一邊還有山裏藥材的收入,可謂十裏八鄉最富裕的村落。

十戶人家裏,有足足八家會送家裏的孩子去念書,無論男女,只要念得進去,家中長輩都會應下:“念!”

蓋因為當年秋娘留下來的山中藥田管理冊子,地裏收成好有力氣的男人都要下地種田,那山裏藥材的活都要女人去做,記賬、對賬、炮制好的藥材賣去縣城,若會識得幾個字,會算算賬,會方便許多,村裏最厲害的,還能競爭接受秋娘當初的職位。

至於怎麽評最厲害的人,就用秋娘當初留下來的比試,從記賬算賬、到辨認藥材、再到和縣城商行對接的能力。

秋娘離開前把這些都安排得妥妥當當的。

還有的膽子大的,能像當初秋娘一樣,跑去縣城裏找活幹。她們識點字,會記賬,認得不少草藥,可比秋娘當初起點高多了。

混得最好的女孩,因為對藥材的獨特天賦,已經走出村子,被縣城裏的郎中收為學徒了。

也是承了顧璋當年留下來的人情,才有這條讓天賦得以施展的路。

“小石頭怎麽說?”

“他今年都十七了,再翻過年去就十八了,時間過得可真快,我還記得他小時候矮矮的時候,在麥田裏蹲下,頭都看不見!”

“是不是當官了?會回咱們寧都當官嗎?”

……

大半村人都圍聚在這裏,你一句我一句,簡直比最熱鬧的趕集還要吵。

顧方正擡高聲音:“都別吵吵,我讓虎頭念信,吵吵誰也聽不見!”

剛剛還熱鬧的村口,一下子安靜下來。

很快虎頭的聲音就傳入他們耳朵裏,一聽就是顧老爺子的嘚瑟,說京城的街道多寬,各種鋪子一天一個,一年都享受不完,他住了多大的宅子,小石頭當上了多大的官……

小孩們聽得哇哇直叫。

“三樹爺爺肯定好高興,天天都有好吃的可以吃!”

“幾千兩的房子,肯定可以換好多好多冰糖葫蘆吧?”

“我好好念書,也和顧璋哥哥一樣考狀元,以後帶爹娘爺奶大伯也都去京城,我們也去看戲,聽曲!”

大人們聽得直笑。

村裏和顧老爺子同歲的老人們,有關系好的笑罵:“這嘚瑟的口氣,一聽就知道是他說的。”

也有原來關系平平的,如今眼裏露出點羨慕和感慨:“三樹這輩子可是享福了。”

誰能想到呢?在村裏被取笑了大半輩子的顧老嬢,臨到了卻享受這樣的富貴。

虎頭接著念王氏、顧大根、秋娘的內容。

王氏可不會炫耀自己手上攢了多少錢,反而有些念舊,關心家裏的青磚大瓦房,家裏供的菩薩,惦記著村裏的許多老姐妹,即使原來相處沒那麽融洽,畢竟幾十年的交情,隔得遠了,自然也就念起大家的好了。

“她說以後有空要回來看看我們!!!”

“真的嗎?真的嗎!”

才剛出生七八年的小孩們,也都伸出小手拽拽家中疼愛自己的長輩:“顧璋哥哥也會回來嗎?”

他們從小聽著顧璋的故事、每每吃白面的時候都會聽長輩回憶從前的苦日子,還玩著顧璋做的玩具長大,心中早早勾勒出了各種不同的“威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