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糧草

“那巖武縣城余糧還有多少?可能支援一二?”顧璋蹙眉連問, 但其實他心中都不抱太大的希望。

如果縣城中真的儲備有這樣一批糧食,他已經翻閱過幾乎全部文籍,怎麽會不知道?

果不其然, 辛少昌苦笑:“巖武城這樣的地方,哪裏還能奢侈到和魚水之鄉一般,真的儲備起整整一糧倉的備用糧?”

每個縣城,每個府城,都會修建存儲糧食的糧倉。

但是要維持糧倉始終有糧食,可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

陳糧保存不易, 要花費不小的人力物力,且最多間隔兩三年, 就要以新換舊,這時陳糧價格低不好處理。若年年更換, 差價倒是小些, 但是麻煩事就更多了。

辛少昌越說越酸澀, 甚至都還有些羨慕:“這都還算好的,起碼有糧食可以折騰,咱們剛赤府, 連糧食稅都收不齊,許多田地連稅收的最低標準都沒有過, 哪裏來的糧食存儲?”

百姓種的糧食,自己一年到頭都吃不飽, 若再剝削,只怕要活不下去了,百姓一旦活不下去, 就會有流民,流民一多就會亂起來。

即使是官府, 也不敢在糧食這頭動手腳。

就看安嶽等三縣縣令,即使想著各種不同的花哨方法貪錢,也沒有一個人在糧食、田地這些上動手腳。

顧璋揉了揉太陽穴:“難道真年年如此,一年多余的糧食盈余都沒有?”

“其實偶爾也是會有的,但是都被田大人派人給領走了。”

田大人名田豐,在軍中管理糧草,顧璋也見過幾次,每次都沖他笑得臉開花,甚至有些殷勤,就差拉著他的手淚眼汪汪地認兄弟了。

顧璋想想就無奈,不過這也好理解。

頭幾年國庫窮得叮當響,即使全力供給軍營,恐怕也是不夠的,而想要練出強悍的兵馬,沒有足夠的食物和後勤肯定不成,田豐自然只能自己想辦法。

而糧食這種東西,當地的肯定是最便宜的,若要從別的地方運送,損耗巨大,甚至能高達60倍。

也就是出發時有60斤糧食,等送到地方之後,只剩下1斤了。

這麽大的損耗,誰不要當地便宜的、正常價格的糧食,誰就是傻子。

顧璋還特意去糧倉走了一趟。

推開門,發出嘎吱、嘎吱的粗糲聲響。

只看到方方正正、面積不小的黑石頭搭建的結實糧倉,裏面落滿了蜘蛛網,揚起漫天嗆人的灰塵,顧璋一手捂著口鼻,一手在臉前揮舞:“咳咳咳!”

李刀也連連咳嗽,嫌棄:“還糧倉呢,老鼠都不樂意來!”

顧璋:“……”

他雖然早就知道,巖武城很窮,沒什麽油水,周扒皮來了也榨不出油。

但是看到老鼠都不樂意光顧的糧倉,還是有些震撼。

顧璋咳嗽著退出來,不死心問:“我看賬本上記載,衙門中的官員,衙役,都是有月俸的,除了銀兩,還有每月的糧食定例。”

“總不能這個都被田大人搜刮走,然後官府拿銀子買糧食發月俸?”

辛少昌領著顧璋來到衙門中一間小房間,這裏堆著三大袋糧食,孤零零的,可憐兮兮地擺放在墻角。

連一間屋子的一個角落都堆不滿。

“從上個秋收之後開始發,如今距離秋收還有月余,只剩一次的量,就這麽些了。”辛少昌指著墻角的糧食:“除了農田人丁這些收不上來的稅之外,商稅等其它行業的稅還是多少能收上來一些,不過也就倒個手,留下維持衙門運行,剩下上交戶部,也就是賬本去了京城,其余大多直接充入軍費了。”

顧璋扶額。

他怎麽會對窮得叮當響的巖武城+鹹魚多年的辛少昌有期待?

這簡直就是月入2000塊,要吃要喝要租房、要買衣服要治病,不餓死就不錯了,怎麽還能指望他有正常的憂患意識,存下一筆錢呢?

宗鄉問:“要不問問其它三個縣的情況?這種危急時刻,三位大人還是有分寸,不敢說謊的。”

顧璋嘆氣:“其余三個縣估計也是這個情況。即使情況好點,有那麽一點盈余,估計也被田大人搜刮走了。”

即使不被田大人搜刮走,肯定也要被三個人貪汙了,畢竟三人的貪賬裏,都有侵吞公物這一項。

想要有正常的滿倉儲備糧,前提應當是近年風調雨順,能保證年年都收上來足夠多的糧食稅。

顧璋也顧不上給家裏回信了,他騎馬往軍營裏去。

***

武安大營,主將大帳。

帳篷中不到十人,人人皆是軍中能征善戰的將領,軍職不小,如力蠻這等平日不動腦子,只擅長打仗的,都沒在。

原本以顧璋的官職,是沒法入帳同諸將共同議事的,無論文武官職。

若論文官,軍中糧草還余幾何,是絕對機密,不會外泄。

若論武職,武騎尉更是連邊都摸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