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演習

顧璋這一言, 聲線平直,並未帶有太多的情緒,嘲諷是無的, 調侃笑意也是無的,卻憑空激起滿場喧囂!

如烈火烹油,一發不可收拾。

“怎麽可能!”

“如果真的有這麽多漏洞,匈奴為什麽不用?”

“這幾處要怎麽下毒?我怎麽一點看不出來。”

“城門口那處正是我平日駐守的地方,恨不得每一片磚瓦都刻在腦子裏,那兒又沒有水源, 又沒有吃食,絕對不可能!”

在震天喧囂聲中, 只有最前方稍微鎮定些,但是也難免眉頭緊皺, 死死盯著顧璋標記出來的幾處看, 顯然是在努力思索, 這裏還會有什麽可乘之機。

當然也不是全部都鎮定,有些脾氣火爆、性子剛烈的當即面色大變地怒罵起來。

當然不是罵顧璋,而是罵匈奴, 再沒有誰比軍中這幾位將領,更能明白顧璋如何思維奇巧, 智多近妖。

顧璋滿意。

他就是要這個效果!

顧璋也不急,也不去鎮壓管束什麽, 只是以方才的音量,不疾不徐地開始講解做標記的第一處。

他聲音原本不小,但是在巨大的嘈雜中, 就不值一提了。

嘴上口口聲聲說著不信,但是人卻不曾離去, 更沒有別的出格行為,潛意識已經幫所有人做了選擇——顧璋即使口出狂言,也未必不能做到。

在顧璋開口之後,不到兩秒,喧聲震天的校場,聲音飛快變小,顧璋一句話還沒說完,最後一絲嘈雜的聲音也無。

每個人都目光炯炯、聚精會神地看著前方木板,有的正襟危坐,有的脖子往前探出,全部的注意力都投於此道,似乎在說“我可要好好聽聽,怎麽可能有這種離譜的事情!”

顧璋見狀,認真地開始恐嚇,不,講解起來。

他這麽善良的人,怎麽會恐嚇人呢?

顧璋滔滔不絕地講起來,也不先說具體漏洞在哪裏,而是從“若我是匈奴,要如何準備”開始講起,譬如最基礎的夜行衣、攀城鉤、點多少人馬,然後又一點點地講如何行動,從哪裏進,又從哪裏當突破口,又如何避開阻礙。

沒錯,甚至連被起夜之人意外撞見,這種情節都有!

這種酷似說書先生的法子,領著他們站在匈奴視角,好像他們真的變成了偷襲的一方,那些畫面和行動,就跟真的活靈活現地在眼前發生一樣。

偷襲、潛入,在滿是敵人的底盤、在重重包圍之下偷偷下毒,稍有不慎就會命喪黃泉,本身就足夠讓人提心吊膽,步步都心驚膽戰了。

更何況顧璋說得有板有眼,與真實情況無異,這種故事題材天然的刺激下,很快就讓大部分人身臨其境,帶入自己。

顧璋講得好,有一部分口才的原因,但有相當一部分功勞,還是要歸功於他上輩子的經歷。

若末世裏隨著小隊出城,去被喪屍占領的大城市尋找物資,不就是“偷偷摸摸躲著人(喪屍)”“尋摸到一個合適的地方下手”嗎?

又反過來說,喪屍本身就是無解劇毒,各種奇奇怪怪、異能獨特的喪屍,想各種法子入侵基地,也有異曲同工之妙,甚至手段更為天馬行空。

所以說,老本行啊!

故事源於生活,他稍微改改,不知道有多少素材可以用!

小兵們聽得提心吊膽,稍微有點小本事的將領,哪怕只是個百夫長,都額冒虛汗,又實在是有些不解,怎麽講得好像真的發生過一樣,許多細節特別真實,就是他們遇到過的種種問題,顧大人是怎麽知道的?

他一個文官,肯定沒帶兵做過偷襲、潛伏、下毒這回事啊!甚至連類似的探查摸排應該也沒有過。

但是怎麽能講得這麽真?

那些把他們坑得淒慘的細節,任務中會遇到的困難,難道顧大人光憑借腦子,就能想出來嗎?

可怕!

倒是薛將軍聽了顧璋在上方侃侃而談,從容不迫,最近被顧璋一句話掀起的心中焦灼,總算平復些,雖還未及冠,但觀其行事是有分寸的,肯定有解決辦法。

即使心中焦灼平復,但目光還是不由自主地落在前方顧璋的身上。

將領中幾位擅兵法,強謀略的,邊聽腦海中飛快地思考分析成功的可能性,又一邊集中注意力,跟著顧璋的思路往下走。

顧璋很快就講到第一處破綻的尾聲。

眾人心弦早早繃得緊緊的,後背、額頭滲出薄汗,渾身肌肉都有些控制不住的僵硬。

“如此一來,毒便下成了,遍布數營。待三日後毒發,進食過此毒的人,都將在睡夢中斃命。”

聽到顧璋嘴裏的結果,繃緊的弦“啪”的一下斷了,渾身像是失了力氣,再被風一吹,覺得渾身都是涼颼颼的。

“就,就這麽成了?”

“這才五個好手而已。”

“那匈奴來犯,無人抵擋,該怎麽辦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