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盛世來17

這個時代娛樂少, 新鮮事更少,少有錯過後續的。

幾乎所有看過煉丹上篇的百姓,都眼巴巴地關注著後來的結果, 等報紙一出來,都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內容。

“啥?”

“那麽貴的丹藥,竟然買來是有毒的?這也太喪良心了!”

“花錢給自己下毒,我怎麽覺得那些富貴老爺有點傻呢?”要是能在租田給他們的時候也這麽傻就好了,農人十分遺憾地想。

“我聽說,官府在抓那些害死人, 隨口胡說的煉丹師。”

幾乎百分之九十九的百姓都買不起丹藥,在他們眼裏, 丹藥是富貴人家才能享受得起的金貴玩意。

對丹藥不感興趣,但是他們對報紙上精彩的煉丹故事感興趣啊!

怎麽就這麽會編呢?爐子上有紫氣, 還有龍在上面飛, 還跟打雷一樣啪啪響, 這可太有趣了!

連那些被騙的富商什麽反應都有呢!

其實被騙人的反應,在報紙上自然不會寫得那麽詳細,但是民間早就形成了產業鏈, 說書先生等人會自發補全。

甚至在大宣開放的民風下,文風盛行的地區已經有了自己當地的小報紙, 其中八卦之精彩,故事之有趣, 都讓人欲罷不能。

這些小報紙,還會對官方報紙的一些內容,進行“合理化加工”, 使其變得更加精彩紛呈。

傳著傳著,有大量發行的報紙打基礎, 故事沒有變得太離譜,不過“丹藥長壽是騙局”“各種現象是假的”等等觀念,都隨之流傳開來。

江陵府,杜家村。

一群小蘿蔔頭渾身是泥土,灰頭土臉地蹲著圍成一個圈,看著中間的東西,表情像是在琢磨什麽:“這可要怎麽辦?”

他們中間放著些“破爛”,表情都有些苦惱。

村長路過撇了一眼,要是以往,他肯定要罵一句調皮搗蛋,但是現在不同了,他聲音嘹亮:“大河,小湖,你們又在做實驗呢?要是有想法了,別管對不對,記得去書肆先留個答案。”

“好。”

“知道啦——”

小蘿蔔頭們頭也不擡,玩得專注,村長見此笑罵一聲,又朝著村裏排澇的水車走去。

這是他養成的一個新習慣,每次回家之前,都要去檢查一下他們村排澇的寶貝。

這可是村裏娃娃,為他們村的地形特地設計的,換到別的村,都沒有他們村這麽好使呢!

但即使是這樣,十裏八鄉也好多人過來圍觀,花著錢想要借回去用一用,只因為人根本幹不過它。

它能不吃不喝,從早到晚,又從晚到早幹活!

杜村長珍惜地摸摸,又好生檢查了一遍,確定沒有出紕漏,這才安心往家裏走。

“村長,你看見我家大河了嗎?”婦人問道。

村長笑呵呵指了個方向:“在那邊搗鼓東西,我瞧了,好像是報紙上說是化學的那幾個實驗過程。”

這節化學課公開課之後,除了上面那篇煉丹後續文章,顧璋還挑選了三個相對簡單的化學小實驗,將其做法和現象,放到了十萬個為什麽這一欄,讓大家可以自己去嘗試。

經過前一波出現的灌溉車,現在這次化學煉丹,盡管因為時日尚短,沒有特別有創造力且實用的東西,但是天工學校的名氣,早就打響。

報紙上原本不太起眼的“十萬個為什麽”專欄,已然一躍而上,成為百姓最愛。

許多農家家長們,也都樂意讓孩子去試試,這不,婦人聽村長說皮猴們可能在做實驗,臉上一下掛起了笑容:“做實驗好啊,要是能想明白顧大人提出的問題,說不準下一次招生的時候,就能去天工學校念書了。”

村長也感慨:“是啊,小江這孩子才去念書多久?竟然就能做出這麽好用的東西,可見顧大人開的天工學校是好的。”他的語氣都有些自豪,“好多人來咱們村借著用呢!”

婦人也笑道:“我也聽小江他娘念叨了,學校還不貴,聽說裏面頓頓有肉,考試在前面還能得錢,小江只在實驗室做一個兼職,就能管得了自己的開支了,根本不用家裏送錢。”

說著,她的語氣都有些羨慕,要是她的孩子也能去天工學校讀書就好了,讀書不太花錢,學了學問和本事,日後能養活自己,指不定還能有大出息!

村長也聽出了她的羨慕,他何嘗不是?他也時不時去想一想報紙上的問題,要是恰好有事進城,還會跑去龔家書局說說自己的答案,領取一張紅紙。

許多人都與杜村長抱著一樣的想法,在十萬個為什麽不斷的熏陶下,甚至慢慢養成了看什麽都琢磨一下的習慣。

為什麽今年地裏的苗發得晚一些?

為什麽這次定好位置的水井打出來的水如此甘甜?

為什麽家裏今年的收成好一些?

……

想得多了,琢磨得多了,也慢慢找到一點感覺,總結出一些規律,有的百姓抓住了那一絲機運,日子就好起來,甚至一飛沖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