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盛世來23

顧璋多了個想做的事, 不過他也不著急,反正還有不短的時間,辦法總是會有的。

他每天上上課, 聽各地的學生們聊天南海北的風土人情,順便給出出主意,傳播點靈感。

然後再回來給燕芷聊,兩個人一起琢磨復原各地的好吃的,順便再逗逗娃。

這天,顧璋按照慣例騰出一個悠哉的夏日午後, 在涼悠悠的書房裏,喝著冰飲, 閱讀著四方朋友的來信。

罵罵咧咧帶火氣的占一半。

洋洋灑灑帶喜歡誇獎的占一半。

甚至有同一批信件裏,同一個人前後寫了兩封信, 前一封大誇特誇, 後一封就火冒三丈, 以筆鋒來看,幾乎能看出有個暴跳如雷的小人,氣得頭頂直冒白煙。

要不是親眼看見, 任誰也不敢相信,這樣風格兩極分化到割裂的信件, 居然全是寫給一個人的。

顧璋倒是笑得開懷,他樂呵呵地寫著回信。

他寫完給薛見雷的回信之後, 又拿出下一封,是金瑎寫來的。

前面是交流現狀,金瑎說他現在在地方當官感覺不錯, 相比之前頭一次,現在已經得心應手了。

還說他家小孩哭著喊著不要念科舉的書, 要去天工學堂學做玩具,甚至還背著小包袱離家出走,無奈小包袱裏只裝了一條小褲衩一件小馬褂,一塊碎銀子,一本化學書,一包最愛的糕點,還沒走出府邸的門,就被他這個當爹的給逮回來了。

【哈哈哈,你是沒看到他委屈巴巴包著眼淚瞪我的樣子。好像沒被我抓住,真的能出走成功一樣。】

【還不理我。吃飯的時候,小倔包就只扒飯,不夾菜,眼淚叭叭掉,可給我心疼的,給買了好多玩具才哄好。你給他灌了什麽迷魂藥了?】

其實原本信件的畫風也不是這樣的,大多是與時下文人以信會友一樣,關心對方的現狀與生活,交流學問,分享書籍,探討為官的政策心得等等。

最開始是在邊關,開始了“你吃不著”“這個可太好吃了”的吃貨互損,等後來顧璋炫耀了一次自家甜寶之後,慢慢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金瑎:誰家還沒個孩子了?!

再到後來,互損完了,又轉頭開始爆料自家崽的糗事。

顧璋想到短腿小不點背著包袱,雄赳赳氣昂昂地要離家出走的模樣,眼中帶笑,又繼續往下看。

後面這件事就更稀奇了。

【還有個事,瑤光你可得給我評評理,這事情你說的話最有說服力。】

顧璋好奇地往下看。

原來是金瑎這次任職的地方,也有一個地方小報,挺受當地百姓歡迎的,他就披了個馬甲,時不時寫寫詩,發發文章。

他前段時間下去巡查,看到巧兒做的洗衣滾筒,還有風吹著成片晾曬的衣服,頗有所感,寫了首詩贊美這種省時省力的工具。

報紙上另一個當地小有名氣的文人,卻刊登文章說那都不值得一提,不過是洗幾件衣服罷了,大力稱贊另一種搬運車。

言語間是看不起這種幫女人洗衣服的工具的,覺得沒必要,多此一舉。

金瑎正暗搓搓欣賞大家對他馬甲號的反應,想聽大家誇誇他的詩寫得好,最好還能聽到兩句好聽的,說細致入微,確實有他寫得這麽好之類的。

突然被這麽一撅,哪裏還能忍?

兩個人都不服氣,就這麽一來一回在小報上交鋒起來,吵出了火星。

顧璋:“……”

沒想到啊,這年頭除了詩人有粉絲,鹹甜豆腐腦有站隊,連發明都有粉絲了?

他是搞不懂有什麽好爭的。

而且這種東西,幾乎能預料到,根本爭不出結果。就跟語文閱讀理解一樣,選哪個答案都能說出花來,都有道理。

【瑤光你來評評理!都是你教的學生做出來的,你說說哪個好?】

顧璋樂了,合著他變成“參考答案”了?

他說A對,那就是A對。

他說B對,那就是B對?

他記得清清楚楚,上輩子曾經有次語文課,老師先把A選項講得很有道理,後來發現看答案看錯行了,正確答案是B,又能很快面不改色地把之前講的圓回來,又把B說得頭頭是道。

他覺得自己現在的厚臉皮和口才,和這位兒時記憶中的語文老師,未嘗沒有關系。

畢竟那次太過震撼,以至於他小時候偷偷觀察了很久這位老師的言行。

顧璋翻看了隨信件一起寄過來的幾張報紙。

雙方都翻來覆去挖掘己方的優點,又各種角度不斷說明己方為社會帶來的效益更高。

“傻不愣登的。”顧璋輕笑一聲,提筆打算給對方回信,在墨汁染上信紙的瞬間,腦海裏極快的閃過一絲靈感。

這是個好辦法啊!

既然百姓們各有各的喜歡,各有各的理由,那他不如來個大評選?

名氣是個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