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3章 【千古興亡多少事】(第2/2頁)

劉賢猛地瞪圓雙眼,滿面不可置信之色。

“母後,你……你怎麽可以……”

“如今塵埃落定,哀家不會繼續瞞著你。之所以要動谷梁,一方面是為你父皇報仇,另一方面也是為你將來的布局掃清障礙。你莫要忘記,谷梁今年才五十五歲,且一身高深莫測的武道修為,有王平章這個前車之鑒,誰也說不準他還能維持多久的健朗之態。他如果不主動請辭,你難道能強行罷免他的左軍機一職?”

面對吳太後這個極其犀利的問題,劉賢不禁語塞。

吳太後輕聲道:“哀家知道你本性純善,不願做這些下作勾當,但朝堂之上一家獨大不是好事,眼下如果不處置,等將來谷裴二人登高一呼應者如雲時,你這個皇位還能坐得安穩?”

劉賢低下了頭。

他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見識淺薄的魯王,登基一年之後如何還不明白朝堂上的波詭雲譎?

吳太後卻沒有給他冷靜思考的機會,又道:“哀家讓範余做了一件事,等你加封裴越為親王之後,他會找一個合適的時機殺死裴戎。裴越還是大梁的臣子,並且他曾經當著所有朝臣的面堅決否認自己身世的流言,那麽他就要遵循忠孝之道。”

劉賢已然徹底失語,腦海中一片混沌。

吳太後繼續說道:“如今西南兩面局勢穩定,朝廷短期內不宜對西吳動兵,畢竟將南境納入疆域才是最重要的大事。於裴越而言,王爵在身也不算天家虧待他,只要他不生出反心,即便宗室之人見到他也要以禮相待。於你而言,谷梁肯定無法繼續執掌西府,裴越又有二十七個月的丁憂之期,這段時間足夠你完全掌控朝堂。”

劉賢滿面苦澀地道:“母後,你可知道如果沒有裴越和谷梁,大梁或有傾覆之憂。他們在前線嘔心瀝血,天家卻……卻……”

他終究是純孝之人,後面那些話實在難以出口。

吳太後漠然地道:“過河拆橋?忘恩負義?這些並不重要。倘若谷梁不是裴越的嶽丈,哀家自然可以容忍他繼續掌權。哀家知道你心裏有很多埋怨,因為哀家不曾顧及你父皇的遺願。或許在你看來,你父皇沒有在大行前處死谷梁,是為了國朝大局考慮,哀家如今這樣做似乎是親手毀掉他留下的大好局面。”

劉賢痛苦地道:“母後,兒臣不曾這般想過。”

吳太後寒聲道:“大好局面……你父皇堪稱千古一帝,但他終究無法預料到後面的境況。他不知道西吳和南周聯手攻梁,也不知道蕭瑾不堪大用損兵折將,更不知道如今谷梁和裴越掌握了大梁過半銳卒,而你手中只有禁軍和京都守備師!”

劉賢猛地擡起頭,眼中泛起震驚的神色。

吳太後面露倦色,哀聲道:“賢兒,你到底明不明白哀家在說什麽?如果不及時出手扭轉這個局面,那便不是裴越有沒有反心的問題,而是將來你能不能坐穩皇位全看他的心情!”

她自嘲地笑著,搖頭道:“哀家曾經對你父皇說過,要為他、為你、為你們劉家守好這天下,但如果你自己都不願珍惜,哀家又能如何?”

劉賢緩緩吐出一口濁氣,面上的猶豫、遲疑和愧疚漸漸褪去,唯余肅然之色。

他起身行禮道:“母後,兒臣明白了。”

吳太後有些欣慰又有些傷感,這是每一個成熟的帝王都必須經歷的過程,或許將來劉賢不會再像以前那般簡單又純粹,但這就是他身為先皇之子必須承受的命運。

望著劉賢高大的身軀,她鄭重地說道:“哀家知道你很看重和裴越的情義,但你是君他是臣,假如你想長久地維系這樣的關系,必須明白君臣之間的界線和分別,所以哀家希望在他丁憂之後,你能真正將江山握在手裏。若是你做不到這一點,君臣相諧便是鏡花水月,你們遲早都會反目成仇。”

劉賢沉默許久,躬身一禮道:“兒臣謹記母後教誨,便依母後的安排行事。”

再起身時,他臉上已經恢復平靜,目光中一片冰寒。

仿若當年的開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