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安居(第3/3頁)

這處空間與洞府相連,花費了近五十萬靈石進行建造,靈石主要花費在空間陣法材料上。

他在洞府向山腹的更深處,建造了一個由空間陣法擴張出來的巨型空間。

此處空間的建立,是為了重建工廠。

他以前建造的大量重型設備,全都被他重新取出安置在了這處空間之中,成為他的新研究制造工廠。

在將研究制造工廠重新布置完畢後,第一項工作就是制造菲涅爾反射鏡。

入宗門的第三十五天,是一個重要的時間。

在持劍峰山頂處,一千五百只經過改進的菲涅爾反射鏡分布於山頂各處,將可以利用的空間全部覆蓋了。

這一千五百只菲涅爾反射鏡的底座上,都有萬向轉動裝置連接,通過電動機可以控制其轉動的朝向。

所有的菲涅爾反射鏡都由數據線連接在一台數據處理設備上,這台數據處理設備對每天太陽升起的時間、方位都存有一個月的分析數據。

並且這些數據還會不斷的積累,通過這些分析數據,可以確定第二天陽光升起的時間與方位。

在得到‘紫氣東來’這門功法時,李士明就有了這個設想,並且還做出小規模的實驗,更是取得了成功。

今天,他會將實驗成果最大化,要不是山頂實在有些小了,他還會造出更多的菲涅爾反射鏡。

持劍峰的山頂處於陣法的封鎖之中,無論是山中的三名隨從,還是山外的修士,都無法看到山頂的情況。

李士明坐在山頂的最高處,他閉目面對正東方,不需要睜眼他都可以感受到遠方太陽的狀態。

所有的菲涅爾反射鏡都在數據處理設備的操控下,開始調整起菲涅爾反射鏡的角度。

這套程序是李士明參考IBMz15資料庫中現成的研究成果,太陽能發電站需要隨時面向太陽,也就有了一套針對於太陽方向的分析管理程序。

李士明要做的就是將這套程序本土化,重新將此地一個月收集的太陽數據填充入分析管理程序中,生成一套這個世界的太陽追蹤程序。

當然,他所要求的只是太陽初生瞬間的精確定向,這方面他還根據以前收集的數據,雖然那是在天海島的數據,但還是有參考價值的。

到了將開始之前,他還是有些擔心的,主要這套程序並沒有經過實踐檢驗,只是在IBMz15內部進行過模擬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