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二更◎

老爺爺眉頭緊皺, 十分擔心憂慮地看著沈惠惠。

沈惠惠自然能感覺到對方的真誠和關心。

明明兩人素昧平生,只是偶然相逢,對方卻如此熱心。

沈惠惠在心裏感嘆自己運氣好, 碰上了這樣一個熱心腸的好人。

可惜也正是因為萍水相逢,他們以後的生活不會有任何交集, 沈惠惠只能拒絕。

她搖了搖頭道:“我要回老家的村子裏, 不去錦祥市。”

老爺爺想了一下,又道:“你從省城回老家, 那以後上學是在省城嗎,明年開春的時候, 我們團隊也會去省城小住一陣。”

沈惠惠還是搖了搖頭:“我也不確定。”

老爺爺聞言, 頓時有些失落,他有些擔憂地看著沈惠惠, 那眼神, 仿佛深怕沈惠惠下一刻就沒了。

最終老爺爺從口袋裏拿出了個筆記, 在上頭寫上了自己的名字, 聯系方式, 還有好幾個地址, 從錦祥市到省城,甚至連京都的地址都有。

寫完後, 老爺爺把紙張撕下來交給沈惠惠道:“我的名字叫紀明遠, 是一名醫生, 這幾個是我的固定住址,以後有機會的話, 你可以找我, 有時出差的話可能在不同的地方, 但只要我在的話, 就能幫你看一看。”

紀醫生說著,認真地對沈惠惠道:“你現在年紀還小,是人生中最佳調養身體的黃金階段,最好能在成年之前養好。”

這種先天不足的問題,雖然成年後再去治療,也有成功治愈的可能,但拖得越晚,後遺症就越大。

可能年輕的時候感覺不出來,一旦上了年紀身體開始衰老,就愈發的明顯,最直觀的就是體現在壽命長短上。

紀醫生說著,又想到剛剛沈惠惠那句“成功考上高中”。

九十年代,城市裏一小部分人已經逐漸富裕起來,很多人意識到學歷的重要性,對於普通的工薪家庭來說,上高中已經是一件非常順理成章的事。

與之相反的,則是比較貧困的家庭,尤其是那些經濟不夠發達的縣城村鎮。

雖然九年義務教育已經逐漸普及開,但真正執行起來,卻需要一個很漫長的過程。

很多地方家庭裏的小孩,別說上高中了,有的小學沒上完就停止學業。

男娃回家做粗活賺錢養家,女娃嫁人換彩禮……

看沈惠惠這模樣,顯然家裏經濟條件不怎麽樣,否則怎麽也不至於把孩子養成這樣。

再想到她說要回村裏,也許就是個農戶家的孩子……

即使擁有相似的長相,人與人之間的命運,卻是天差地別。

紀醫生有些心疼地看著沈惠惠,忍不住叮囑道:“在找到醫生幫你調理之前,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一定要好好休息,自己保護自己的身體,三餐準時,早睡早起,最好每天能散散步,做點操,保持好心情,而且不能吃太過辛辣油膩對腸胃有損傷的食物,……”

他一口氣交代了許多,說到後面深怕沈惠惠記不住,又打開本子將幾個要點寫下來。

一旁的人看在眼裏,有些驚詫地看了紀醫生一眼,又羨慕地看向沈惠惠。

紀醫生出身於書香世家,自小成績優異,以第一名的成績考上醫學院。

三十歲的時候,由於國家發展,引入海外技術,成功研發出新的設備,國內醫學進入了工業領域,卻缺乏可臨床實踐的醫生。

紀醫生響應國家號召,毅然決然放棄了自己原本的工作,投身進全新的領域,成為那個年代的第一批先鋒者。

從業四十余年,如今的紀醫生,早已成為泰鬥級別的大佬。

他天生熱心腸,平時看到誰身體有問題,都忍不住叮囑交代幾句。

但細心到這種程度,卻極為少見。

這些被紀醫生帶領的醫生們,雖然不如紀醫生,但好歹也是專業人員,沈惠惠的情況,他們大概能看得出一二。

此時不由得在心中感嘆。

小姑娘雖然先天底子差,身體不好,但這運氣,卻是好到爆炸。

全國有那麽多的病人,那麽多的可憐人。

可不是誰都有這運氣,能碰上紀醫生,還能得到紀醫生的關心和照拂。

看似輕飄飄的兩張紙,卻寫滿了紀醫生對她的關愛和承諾。

明明只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紀醫生卻對她另眼相待,願意付出這樣的心血。

要是以後沈惠惠拿著紙找上門來,紀醫生肯定會好好幫她。

他這個級別的人出手,那好處,誰看了不眼紅。

紙頁很輕,沈惠惠鄭重地用雙手接過。

老爺爺是真的想幫她,不斷強調不會收費,藥材全免,然而越是這樣,沈惠惠越不可能占這個便宜。

老人家一片赤誠的心意,她雖然不能去領,但這份溫暖和感動卻是實打實的。

原以為會是一趟枯燥的旅程,沒想到還能有這樣的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