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不講規矩,那就幹!

“這倒不是怕不怕的問題,只是想多了解一些,知己知彼!”

呂律多少有些失望,沒能在蔣澤偉這裏得到更多有用的信息,但能確定,參幫很有可能還在,至少有這樣的家族。

棒槌,那麽寶貴的資源,沒有人想著把控,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卻聽龍躍旺說道:“那些參幫具體還在不在我也不清楚,大哥瘸了,我後來也在外邊走動過,倒是多少知道一些,也遇到過一次,是嶺南的參幫。如果是守規矩的參幫,你完全沒必要擔心,就怕那些不守規矩的。”

這下更能確定了!

“龍大爺,麻煩你跟我好好說說!”呂律趕緊抓住機會。

龍躍旺長長呼了口氣:“在世人眼中的參幫,一種就是像我們這樣在農閑時節進山找棒槌搞副業的農民,這事兒非常普遍,尤其是在生產隊時期,每個生產隊幾乎都有自己的參幫,生產隊若是有會擡棒槌的把頭,如有一寶,帶著參幫進山,一年能搞好幾萬的副業收入,公分也高。

那陳衛國當屯長的時候,就來找過你蔣大爺,讓你蔣大爺把擡棒槌的法子交給他小兒子……陳衛國啥人啊,怎麽可能會教給他家。

另外一種隊伍,那就是真正意義上的參幫了,他們有組織有紀律,棒槌的鑒別、保存方法、采集方法、甚至種植方法和價格,都在一定程度上受他們影響。

可解放後這幾十年下來,就連威虎山的座山雕都被拿下了,更何況是參幫,瓦解得差不多。我遇到那參幫,也只是聽旁人說了句,把頭是以前南派參幫的人而已,跟一般的參幫沒啥區別,早沒有以前的輝煌了,只是守著的規矩更嚴。”

呂律仔細地聽著,發現龍躍旺所說的參幫,他發現,除了普通參幫守著的規矩,公平公正的分配外,還有一整套“外交”手段。

最主要的也就是三點。

第一,見者有份。但凡在發現棒槌到擡出棒槌的過程中遇到他人,要分其一份。

第二,有主勿動。發現別人做了標記的棒槌不準碰,但可以等到主人到來。

第三,出手相助,發現山中他人有危險,要給予全力支持。

呂律清楚,這樣的做法,就是為了盡可能地避免紛爭,甚至能與其他的木幫、獵人等建立很好的關系。

表面上,看到的是江湖兒女行俠仗義一般的豪情,實際上,靠山吃山的人,都是冒著生命危險混飯吃的,相互集體之間難免有私心,如果有人見財起意,在深山老林裏是非常致命的。

因為呂律還聽龍躍旺說了一些犯規的處罰方式。

這倒讓他不由想起第一次帶著蔣澤偉進山的時候,所遇到過的那個參幫,隊伍裏有人偷盜挖到的棒槌,花了多天時間追捕,最終把人扒光綁在樹上,打了死結,那是致人死地的做法。

可跟呂律等人有了沖突,卻願意拿出好的棒槌進行息事寧人,這走的也是極端。

從很大程度上,這跟龍躍旺所說的參幫很像。

呂律覺得,自己很有可能早就遇到過真正的參幫了。

卻聽蔣澤偉在一旁說道:“最要命的是那些參幫家族,出資招攬把頭帶人放山的,他們行事,對內對外,可就不按規矩辦事兒了,都只是為了棒槌,為了錢,殺人奪棒槌,很常見的事兒,我跟你說過的牡丹江那邊的韓姓家族,就是這樣的做法。不過,隔了幾十年了,也不知道還在不在。”

他頓了一下,接著說道:“這些年,我去趕集,也遇到一些人,聽過一些事兒,還有外地有些商人也會出資組建參幫,有些人的手段,比家族的還要陰狠。可以說是不擇手段。你要防,也是防著這兩個類型的。至於具體是啥情況,我們多年沒進山了,沒見過,也不清楚。

你們幾個都是打獵好手,都有半自動,還有元寶它們這麽好的狗幫相隨,能講理的講理,敢亂來,那就跟他們硬杠,讓他們見見血,到了山裏邊,你們獵人怕過誰?

至於你說有人知道哪些老兆,這事情其實很正常,那時候的參幫人多啊,記錄在獸皮書上的哪些標記,又不是只有一個人知道,總有人私底下記住,傳給後人知曉的,而且你有沒有發現,獸皮書上記錄的老兆位置,都是出過六品葉棒槌的地兒?”

這話讓呂律也是微微一愣:“好像還真是!”

就以曹樹龍那爺三來說,他們偷摸著在呂律等人眼皮子底下擡的那個老兆沒有標記,就只是個四品葉,其它標注出來的老兆,都是六品葉。

曹樹龍那爺三,現在呂律也沒法去理清脈絡,似乎也只有蔣澤偉這個說法算是比較合理了。

說來說去,在蔣澤偉骨子裏也認為,在山裏碰到情況,就只有一個信條:能講規矩就講規矩,不能講規矩的,那就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