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 我有一個夢想

華盛頓紀念碑位於國會大廈的西邊。

此時林肯紀念堂還未興建,所以紀念碑便成了華盛頓國家廣場中最“自由”的地方。

華盛頓國家廣場建立的初衷,是為了開辟一塊地方,來記住美國英雄、慶祝自由,以及成為一個以抗議等方式來展現自由的論壇。

而今天,這裏盛況空前。

上千余人聚集在這裏。

這些人都是來示威遊行的。

他們中有反戰主義者。

由於美國陸軍拙劣的準備和指揮,很多女人失去了丈夫,小孩失去了父親,還有人失去了自己的親兄弟。

雖然政府一再強調,死去的士兵們為美利堅的自由和強大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是英雄,是光榮的。

可大部分人都不這麽認為。

且不說陣亡者的撫恤金很多都還沒有著落,死在異國他鄉,實在是談不上什麽榮耀。

“要和平!不要戰爭!”反戰者們高舉著牌子,喊著口號。

他們中有無政府主義者。

在麥金萊政府的治下,財富愈加集中在壟斷資本手中,他們中,大部分都不願意像陳劍秋一樣分享市場和提高工人待遇。

小業主和工人們的生活非常艱難。

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

嚴格意義上講,這些人的立場是最為極端的。

他們巴不得麥金萊死。

這些人帶著對麥金萊政府的不滿,加入到了遊行的隊伍中來。

當然,遊行的隊伍中,更主要的,是有色裔。

華人、黑人、印第安人,從夏威夷遠道而來的波利尼西亞人……

這些族群在美國的經歷,都寫滿了屈辱與血淚。

此刻他們也走進了華盛頓國家廣場,簇擁在了紀念碑的周圍。

陳劍秋的演講台,搭在紀念碑下方。

紀念碑的保安見到一百來號邊境偵探社的黑衣人,也不敢說什麽,乖乖讓他們把材料和設備運了進來。

這次的演講,使用了最新的無線電廣播技術。

自從特斯拉搗鼓出無線電技術之後,遠程無線電報便成為了可能。

但畢竟電報傳輸的只是書面信息的轉化,傳輸不了語音。

好在費森登替陳劍秋解決了這個問題。

這人原先是愛迪生手下的首席化學家。

可隨著愛迪生被摩根掃地出門,費森登也跟著福特一起投奔了陳劍秋,在羅斯威爾搞化肥。

直到陳劍秋讓特斯拉組建無線電攻關小組,費森登的簡歷被送到他的桌子上時。

陳劍秋才發現,這位無線電廣播之父居然在自己的麾下。

有錢,真的好。

費森登提出,可以發射連續的電波,使其振幅隨聲波的不規則變化而改變(這就是調制)。

而在接收台上,這些變化了的電波可被選出並還原成聲波。

於是,無線電廣播便被發明了出來。

以為的缺點和無線電一樣,無論是發射還是接受裝置都很龐大,很笨拙。

陳劍秋倒是不擔心這件事。

比如今天的演講,他身後的那座169米高的高石碑,就是他的大天線。

技術人員爬了五十層的鐵梯,將天線接了上去。

所以,陳劍秋今天在華盛頓的演講,通過電波傳到了紐約、波士頓、費城……並且在人流較多的地方,由專業人員接收後,再通過擴音器重新放出來。

下午兩點鐘左右,陳劍秋的演講正式開始了。

他面前的寬闊水池中,倒映著高聳的紀念碑,水池的周圍,人山人海,一張張臉上洋溢著期待。

“一百年前,有一位偉人締造了這個國家,他和他的同行者草擬憲法和獨立宣言時,曾以氣壯山河的詞句向每一個美國人許下了諾言。”

“他們承諾給予所有的人以不可剝奪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而我們今天聚集在他的紀念碑之前,就是希望,這個國家能夠兌現他的諾言。”

陳劍秋的聲音,中氣十足,即使是通過揚聲器放大之後,也沒有太多的改變。

“就在不久前,在這個國家西南邊陲的一個小鎮上,種族主義者們在政府的授意下,再次亮起了屠刀。”

“我們被迫反抗,拿起武器,來捍衛自己賴以生存的家園!”

下面的人群中突然爆發出一陣歡呼聲,緊接著歡呼聲居然連成了一片。

而在另一邊的眾議院,聽著“現場直播”的麥金萊已經在心裏開始罵娘。

這是閉口不談華人部隊一路攻打到奧斯汀的事兒,只揪著國民警衛隊炮轟華人據點的事兒不放。

明明幾場仗打下來,死的白人比華人還要多,怎麽就非說自己是個受害者呢?

而另一邊,陳劍秋卻開始翻著舊賬:

“在過去的幾十年裏,這個國家從來就沒有兌現過平等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