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社死患者093

這幾天白芥穗把醫館的牌匾掛上去了。

她沒有用自己的姓名, 而是用了師父周鈺良名中的一字,取名叫“良·館”,這是她對老頭子的感恩和紀念。

白芥穗的醫館雖然不大, 但勝在一個設計精巧和藥材齊全。

每一處都是她精心布局,花費了不少的時間, 足足收拾了大半個月才終於收拾妥當了。

好在整體效果讓她非常滿意,整體設計拋棄了傳統的中醫館風格,一切以松弛舒適為主,更像是一家有禪意的茶室。

他們收拾的這段時間, 街坊四鄰沒少來好奇圍觀, 得知是打算開中醫館之後, 紛紛搖頭不看好。

醫館內不管是從內外裝潢, 還是館名匾額, 看起來都不太像一家中醫館。

館名不夠簡單明了, 布局風格跟傳統的中醫館大相徑庭, 店門也不顯眼,處在老街區深處的斷頭路, 門口又被一棵保護性古樹擋住了。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附近最不缺的就是醫療資源。

往東三公裏, 往西南五公裏,各有一家三甲醫院。

除了綜合性醫院,中醫館也不少。

其中最大的一家中醫館就要數禦守堂了。

開在距離良館兩條街外的主幹道上, 有近百年的歷史, 目前已經傳到第四代了,每天都有從全國各地慕名前往的患者。

附近不光有禦守堂這個大招牌, 另外還有眾多規模不等的中醫館,競爭非常激烈, 承包了附近居民九成以上的看病需求。

現在又新開了一家中醫館,周圍人除了新奇的打量,過來問東問西,沒有一個人會真的去良館看病。

然而這恰恰是白芥穗想要追求的效果。

她根本不需要以人流量來為醫館創造收益,最近她忙著收拾醫館,沒有時間開播,天天都能收到成百上千的私信,向她咨詢病情,或是詢問能不能線下面診。

等真正開業了,她還要控制看病人數,只接受提前預約,不然她一個人還真忙不過來。

但周圍的街坊不知道她的身份和計劃,他們都是一些上了年紀的普通居民,白芥穗的節目吸引不到他們,他們自然也不認識白芥穗。

他們只知道良館的牌子掛上去了一周,從來沒有看到過有人進去看病。

對此街坊們議論紛紛,背後沒少說閑話。

“最近新開的那家中醫館你們看到沒有,就是椴樹門口那家。”

“怎麽會沒看到,裝修那會兒我就說過沒什麽會去,現在被我說中了吧,開業都有一個多星期了,一單生意都沒有。”

“我問過了,他們醫館裏就一個中醫大夫,就是那個年輕的小姑娘,年輕人哪有什麽經驗,就會一點三腳貓的本事,也沒個老師父帶,誰敢去啊,反正我是不敢去。”

“但凡我身上有個小病小痛,就算不去禦守堂,也會劉姐家的鵬程診所,誰會去她家啊。”

被叫做劉姐的人家裏也開了一家中醫診所,就離得不遠。

先前聽說又要開一家新的中醫館,劉姐跟她老公蔣鵬程還為此擔心過一陣,怕又來一個搶生意的,讓本來就不好做的中醫診所愈發的艱難。

這段時間她沒少出來打聽情報。

當白芥穗的醫館漸漸成型,劉姐心中的擔憂減少了一半。

如今再聽著街坊四鄰的評價,劉姐更加恨不得跟著多踩一腳。

“裝修得不倫不類的,哪裏像中醫診所了,那小姑娘也沒個中醫大夫的樣子,長得好看有什麽用,臉蛋又不能治病,等著看吧,開不了多久就會關門。”

旁邊的人深以為然,正在點頭附和,不料先聽到了一聲冷哼。

“用不著你們鹹吃蘿蔔淡操心,我們家的醫館關不了門,你們不敢來,多的是人排著隊請我們小白看病。”嚴奶奶不悅的板著臉。

今天是白芥穗和雪寶陪她出來飯後散步,本來她心情特別好,一路上仨人有說有笑。

結果出來沒走幾步就碰到了有人嚼舌根,說話的內容還很難聽。

嚴奶奶平時很少跟人發生口角,她是一個有文化有涵養的人,不到萬不得已,不會當街跟人發生爭執。

從以貌取人,質疑白芥穗年輕不頂事,再到嘴巴缺德,詛咒醫館關門。

任何一點她都忍不了。

雪寶叉著腰在旁邊補充道:“你們有眼不識泰山,根本就不知道我們穗穗有多厲害,我們穗穗才不會沒有病人!”

幾個老嫂子沒跟他們打過交道,對他們卻是很有印象,見到過他們忙進忙出。

定眼一瞧,這不是他們談論的當事人嗎。

之前就知道良館的中醫大夫年輕,如今看到青春靚麗的白芥穗往他們面前一站,他們就更加斷定白芥穗不過是虛有其表。

他們不像年輕人臉皮薄,即使是說閑話被當事人撞見了也不會覺得不好意思,在他們看來,他們自己說的都是大實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