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欲收其精兵,先收其匠器(第2/2頁)

聞弦歌而知雅意,王章面露一抹恍然,問道:“陛下是欲對地方作坊進行整頓?”

“整頓”這個詞,王章用得不錯。

既提此事,劉承祐也不拖沓,直接點頭說:“諸州甲器,造作不精,且占屬擾民過甚,既為惡政,自當罷免。”

得悉君意,王章的雙目中也不禁閃著意動的色彩,暗自琢磨了下,拱手向劉承祐道:“如能罷之,可擇其精匠進京,以備役使,另可收其制器物料以輸東京。如此,既可解軍器監之困,改善器甲制造,又可罷弊政,減輕百姓負擔,一箭雙雕,陛下英明!”

當然,更重要的,王章沒有提到。罷地方作坊,收天下精匠於中央,此消彼長,就是從武器裝備上削弱地方的實力,減弱地方對中央的威脅。這也是削藩的一種手段。

到如今,不管是什麽事,什麽政策舉措,都能聯系到朝廷與地方的對立矛盾上去。

“回衙之後,臣便與諸臣僚商議,議出個章程,降詔天下諸道州,罷軍器作坊!”王章主動道。

劉承祐則很堅定地搖了搖頭,手指瞧著膝蓋,神色泠然,淡淡地道:“從京畿諸州鎮開始,余者緩緩圖之!”

王章先是一愣,隨後慢慢地點著頭,拱手嘆道:“陛下思慮周祥,臣明白了!”

“其次徐兗,再次河北,次關右,次河東……”劉承祐以幾不可聞的聲音說道。

此項政令,肯定是不好實施的,甚至比劉承祐此前的惠民新政都難,動軍器,相當於在動其“吃飯”的家夥事,來自州鎮的阻力定然不小。

不過,從朝廷直轄的州縣以及近畿方鎮開始,總歸好解決的。一步一個腳印,劉承祐始終記得,慢慢來。

當然,此政策,是欲以東京作坊供天下軍隊,倘若真做到那一步,屆時肯定會產生新的問題,比如其間的鍛造、運輸成本問題……

但是,政策是可因時勢而變化的。